事情,但也足以让所有人惊醒。
昔日的窦太后也不会明着干涉朝政的,只是会在大事上插手。
所以,必须尽量装出不在乎的样子,以此堵住天下人的嘴,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危险,如果赢了,那便是下一个徐贞!与国休戚。
可若是输了,那无疑死无葬身之地!上次是因为主动退出所以逃过一劫,这次就没那么容易了。
“禀太后,臣私以为,广阳王刘向可为继任为帝!”
话音刚落,徐华就出列推荐,虽然机会渺茫,但能试试也要试试,至少要把态度打出去。
让世人知道,徐家不会就这么屈服的,能击败一次,那就能击败第二次!
“臣以为,广阳王刘向品德高尚,早年曾亲自扛着锄头到民间体会百姓疾苦,就犹如当年英武的宣帝刘洵一般,相信对治理国家也有很深的间接。”
“除此以外,他是元帝之重孙,光亲疏关系也是更近的,还有一点最为重要,刘向已经成年,并且接触过朝政。”
“他若继位,我大汉便可以早日渡过这个主少臣疑的危险时代历史证明,成年的君主,对于国家的作用才最大,能将权臣的诞生扼杀在摇篮里。”
“臣恳请太后,以及诸位同袍考虑一二,这么合适的人选可不多见了。”
徐华直接将大家最关心的东西摆到了台面上,那就是皇帝是否应该成年这件事。
成年皇帝当然可以令国家更加稳定,当然与之相对的,也与部分大臣的利益相悖。
有时候大家需要的并不是一个贤能年长的君主,而是一个傀儡!这样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敛财,肆无忌惮的结党了。
而王家显然就需要年幼的君主,通过暂领朝政来发展。
“徐司徒此言差矣,莽以为,这广阳王或不可为帝,还差些火候。”
果然,刚刚才拜大司马的王莽立马就站了出来,与这位老牌大司徒针锋相对,直接表示反对。
徐华没有回话,而是静静的看着他,笑道:“王司马何出此言?”
“据我所知,广阳王为人亲浮,且有些好大喜功,当年在太原领军时就相当好战,有孝武皇帝的风范。”
“是也不是?”
“不错。”这倒是事实,这是刘向最大的缺点,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比如之前针对匈奴人,本来可以不打仗,兵不血刃的解决问题。
可他偏偏执意要出兵,即使创造了极大的战果也无法掩盖损失惨重的事实。
所以,严格来说刘向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君主,但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