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皇帝就只差一个禅让的流程了,可以说他心里依然是顾忌徐家的存在。
想要等到彻底争取到河南一带后,再与之兵戎相见。
徐王一战不可避免,一个想要篡权自立,一个想要保刘安汉,两者的利益存在根本冲突。
不像其他人一样,可以靠保证他们的利益来拉拢,就像那些刘氏诸侯一般,保证他们倒是地位,从而令其不再反抗。
徐家就不同了,当年刘氏许诺的是与国休戚,百年世家,刘姓之下就是徐姓!
王莽舍得或者说能放心给这个吗?
没有丝毫谈判的余地。
“父亲,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现在王莽位居太宰,行皇帝事,囚禁皇太子婴,这和篡位有什么区别?”
“我们此时不反抗更待何时,等那家伙准备充分了,我们可就没什么优势了。”
徐远任何不应该再等下去,要先下手为强!事情都到了这种地步,何必再留什么体面呢?徐家起兵勤王,所有人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就应该趁对方没有准备,攻进长安,拥立新君,建立新的大汉!
何必再继续等下去。
“不可,现在不是时候。”徐华摇头,他始终考虑的很多,没有赌博的魄力,万一失败了呢?现在的王莽可是万众所归。只要等这家伙连装都懒得装的时候再出手,那才最有用。
其实王莽篡位真的是天下人共同支持的结果,包括刘姓诸侯在内的所有人集体摒弃了大汉,高高兴兴的迎接他们心中的圣人。
希望这位圣人可以带领他们走向繁荣,一改国家的颓势。
王莽众叛亲离的原因还是改革失败,导致反贼四起,再加上时运不济,碰上了刘秀,于昆阳之战中被起义军击败。
其实就算徐家起兵也大概率打不过王莽,因为在大部分百姓心中,汉就是腐朽的代名词,已经没救了,所以还不如迎接新的开始,而保护这个腐朽王朝的徐氏注定不会得到广泛支持。
除了大本营荆州凉州冀州幽州这四个州外,其他的都是可以被策反的。
当然,有兵在手的徐华也可以手动改革,软硬皆施的收缴豪强的土地,然后分发下去。
其实这样很难的,连日后的刘秀都没做到均田,仅仅是度田而已,即为重新清查丈量全国土地,让豪强们无法再隐匿,增加朝廷税收。
做到均田的也只有刘邦等寥寥几人罢了,还是吃了时代的红利。
“父亲您不能再这么优柔寡断了!犹豫就会输!只有敢于进取才有可能得到更多,您真的越来越像祖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