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两军相持,请立太子
自从徐元正式脱离朝廷,举兵叛乱的消息被死里逃生的使者传回长安后,王莽就一刻都没有停歇,抓紧调遣分散在关中各地的禁军。
如今已经在长安北侧囤积了十八万重兵,修筑防御工事,势必要挡下这第一波攻势。
但由于时间过于紧迫,还是没有准备充分,毕竟洛阳也要布下防守,南阳同样要防备。
这常备的二十多万军队就显得相当紧张了,大范围征兵需要时间,粮草、甲胄运输,以及新兵操练都需要很长时间。
和始终处于战争状态的凉州相比天然就是有劣势的。
但也不是完全没得打,西凉毕竟贫穷,提前储存的粮草又能支撑多久呢?这可是十几万张嘴,再加上大量的民夫,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天文数字!
只要能把最猛烈的攻势给挡住,慢慢拖成拉锯战一切便迎刃而解。
最多三个月,对方便会因为粮草不足而撤兵,等到河北补给运到时,长安朝廷早就反应过来了。
几十万大军,足够应对局面。
居摄二年八月,西北镇军大都督徐元亲自挂帅,领兵十万,朝长安外围郡县发起猛烈进攻。
直接和防守在这里的官兵交战。
面对经过鲜血洗礼的虎狼之师,隔壁抵挡不下,基本一个照面就被骑兵冲散,一触即溃。
接连攻下了数个重要县城,距离长安越来越近。
整个朝廷人心惶惶,敌军攻势实在太猛了,这真的是自己这边能够抗衡的吗?
差距太过悬殊了。
现在能调动的军队最多就是十几万人,还都是多年没有见过血的“少爷兵”,恐怕真正有战斗力的八万都不到。
毕竟吃空饷的也不在少数,鬼知道这十几万里掺杂着多少水分。
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向徐元写信投诚了,两面保险嘛。
虽然众臣都在上表迁都洛阳,可是王莽始终没有松口,不打算放弃长安这个用了百年的都城,更不打算将关中乃至巴蜀的广阔土地拱手让人!
要是这两块地再没了,自己还怎么与叛军对峙?
河北以及整个南方都几乎沦陷,因为徐元起兵没多久,幽州的徐旻也开始大规模向冀州进兵。
那里本来就是老家,自然是连装都懒得装,义军每打到一处,戒望风而降,打开城门,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彻底掌握冀州和青州一部分,并州那边则是在整顿内部。
董崇和徐家的州牧还不同,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