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徐诗云
这一次王莽本来认为可以改变这个国家,从此以后正式拜托贫富分类不均匀的核心问题,再以勋爵制为核心,激发百姓的进取心。
以实现自己多年来的夙愿,拯救这个国家!
只可惜,现实和想象终究是两回事,他听取了陈凝拉拢富户和小豪强的忠言。
可这个世界的小豪强并没有那么傻,任由朝廷摆布,他们也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大豪强一旦被解决,那就轮到自己了!
朝廷的态度相当坚决,一定要将王田制彻底推行下去,将全部的土地全都集中到朝廷手上。
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绝对不会让步!如何完全没有办法,这些豪强势力自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土地丢了总比连命一起丢了的好。
可并非如此,这是王莽一意孤行!废除多年来的祖制,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隔壁大汉皇帝刘向从来不乱搞,最多就是威逼豪强们捐款减租。
本来他们也有怨气的,毕竟这是要自己让利!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但若是和何必新朝对比一下……突然发现朝廷挺仁慈的,捐款减租也不是多难以接受的事,最起码土地还在,未来还能赚回来。
只要土地没丢,那就不算事,所以每每朝廷号令,豪强皆是云集响应。
大汉捡了个漏。
在强烈的不平衡心理之下,原本支持王莽的大小豪强、官宦也起了投敌之心,自己心中所谓的圣人好像也没那么好了。
元帝甚至厉帝这种皇帝也不是完全不可取嘛。
豪强起了反意,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普通百姓也没讨到好,因为朝廷确实分种土地,可赋税却极其繁重!
丢了土地的豪强势力伙同贪官污吏,大肆增加苛捐杂税,本来王莽的税不重的,但一到地方就截然不同。
其他的政策同样让百姓们苦不堪言,混乱的币制直接让新朝内部的经济彻底崩溃!货币贬值,无比混乱,加上正直灾年,雪上加霜。
对此,百姓们就将自己的不幸扣到了王莽这位心中的“圣人”头上。
如果他不乱搞,哪里来的这么事?所谓耕者有其田也就是幌子罢了,各种杂税堆积在一起,比之前还要糟糕!
而且你不种还不行,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早出晚归,好不容易种出的粮食只能留下一小部分!
新朝怨声载道,已经达到了一个阈值,只要点点火星,便会呈现燎原之势!
可“罪魁祸首”王莽还趁机在变法成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