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地广人稀。
扬州差不多,也就淮南处于富裕之地,江东还很荒芜,没有怎么发展过,事实上,华夏在宋之前,整体上都是北方更富裕一些。
大汉尤其更甚,从州郡划分就能看出来,会稽郡比冀州整个州都要大,可是人口可能还不如冀州一个富裕的县。
虽然气候潮湿,北方人很难适应,可最起码比饿死强的多吧。
“陛下臣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臣觉得还可以用合适的价格向地方的豪强赎买土地,然后低价租给难民。”
身为整个大汉最有权力的人,徐华站出来赞成了这个主意,目前来说就是最优解。
虽然前往相对贫瘠的江东很多人都不愿意,可在生命面前,任何东西都是可以靠边站的,相信他们出走新莽也是因为活不下去,落草为寇又没有位置。
这年头连盗贼都内卷起来了。
至于河北兖州的土地当然是留给大汉本国难民的,谁说基本盘还是得分清楚,虽说都是汉人,但暂时也只能分出给谁先谁后。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至于所谓的“适当”价格赎买,其实就是低价,不愿意也没有用。
王莽都强制收缴全部土地了,而大汉朝廷只是让你稍微让出来点,还给钱。
相比之下很人性化了,徐华也是因为有新莽这个参照物才敢拿豪强开刀。
见自己的宰执开口,心动的刘向立即拍板:“好,就按照徐宰执说的做,就交给大司空去做,切记,即使是新莽逃亡难民也不能怠慢。”
“他们也是大汉子民,朕可不想做那分裂国家的事情!”
“遵命。”大司空欣然允诺。
这时,徐华也说道:“臣愿意让出土地用来安置灾民。”
“臣也愿意。”徐忠开口。
“臣同样如此……”
其他的徐姓官员随着带头捐献,徐氏门生也纷纷效仿。
毕竟连这位大汉权臣都开口了,再吝啬那就是不懂事!还怎么在这朝廷上混?
而且还不能捐少了,徐华对这些大臣们的身家了如指掌。
谁是做样子,谁是真心实意他都能看出来。
………
经过那次见面后,刘秀成功得到了前左将军李扬的赏识,对方在经过一番试探后,发现这几个人潜力都不错。
特别是刘秀,几乎是一点就透!
李扬大喜,将几个人的优先级提升了一个档次,真正有了未来重用的打算。
徐宰执一直是他最大的靠山,就算这次打了大败仗,被免了官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