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还失去了原本无条件支持的豪强阶级。
如果没有他们支持,赤眉军起义根本成不了规模!一群衣衫褴褛的农民有什么可怕?
但如果得到豪强提供的铁器,将军队武装起来则完全不一样。
“那好,希望大将军信守诺言。”汉使作揖,然后站了起来。
这就是徐华想达到的目的,覆灭王莽这个占据正统的政权!如今天下各地的浪潮都是复汉,复兴大汉就是趋势!
经过新朝的前车之鉴,大家都一致认为还是大汉更好。
“尊使慢走。”郑安起身相送。
这时,他的亲信将领也走了过来,大汉使者也依旧走远。
“主公您就不怕他们食言吗?”将领本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心思提醒道。
“我当然怕,这么简单就把关中给让了出来,无论洛阳还是长安都一律不要,这天上掉下的馅饼也太大了。”
郑安摇了摇头,之前那副有些憨憨的样子消失不见。
“那您为什么还同意了?背刺徐家也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是私下,这名将领也没有避讳什么。
虽然南阳朝廷名义上是大汉,刘向名义上是天下共尊的帝王,可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是谁做主。
徐家尊敬,那刘向是万人之上的大汉皇帝,可若是徐家不愿意,那他便是废帝!一切政令皆虚经过徐华,一切军令皆虚经过徐忠。哪还有什么自主权可言,他还没见过一个没有自己班底,纯粹被推上去的开国皇帝。
孝文皇帝也是功臣拥立的,可当时并非乱世啊!
所以这次刘向同意与否完全不重要,也没有意义,主要是徐家的想法。
郑安淡淡道:“相信这位大权独揽的大汉宰执还没有必要骗我这么一个义军将领,按照以往来看,徐华说话都是算数的。没有食言过。”
他虽然吃不不准,但勉强还是能够保证的,关中之地固然重要,但也没有达到那种不顾一切的程度。
徐华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大汉宰执的身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如果出尔反尔,那必然会被诟病的。
更何况,赤眉军是关中本地人,更能得到当地豪强百姓的支持和爱戴。
所以应该会信守诺言。
………
新莽地皇二年,刘向正式下达了全面支援新朝义军的诏令,任命大司徒徐元为左军都督,大司徒徐旻为由军都督,大将军徐忠节制诸军,坐镇南阳。
讲武堂的学生也被提前征召投入使用,基层军官的数量还是很紧张的。
而其中就包括刘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