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凡事还是要图个稳,继续按照原计划行事,变量天大,搞不好就有可能导致我们两朝的实力逆转。”
“几十万大军呐,还尽是精锐,如果真的丢了很多,那么便会动摇国之根本!”
大司空朱春出列表达了自己的意向。
这位三公之一也是朝中的实权人物,淮南派系的首领,在徐党内部相当有分量,是大将军徐忠的心腹。
曾经担任扬州牧、前将军,手握两万丹阳兵和三万江东水军,前几年徐家兑现承诺,给予了大司空的位置。
但即使是这样,扬州当地的太守将领也皆是淮南一派,朝内以朱春马首是瞻,他的想法很重要,就算是徐华也不能无视。
虽说徐华发话,朱春大概率就会再坚持了,屁股决定脑袋,他拎得清。
“嗯…大司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刘向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这位大司空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其实朱春的想法很简单,前线二徐手里的二十万大军中,就包括扬州兵,他的思维偏保守,不想更进一步,守住一亩三地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对于这些军队看的至关重要,没有了士兵,怎么可能坐得稳三公之职呢。
如今朝堂的大臣是否有实权,就看他有没有兵权,数量有多少。
就算之前的执金吾徐照也并非靠关系的关系户,作为徐忠养子,他从十五岁开始就从军剿灭叛贼了,积累了相当大的军功,加上养父的运作,这才年纪轻轻的就位列九卿。
手上掌握宫廷侍卫,也就是自己的五千嫡系精锐,属于荆州军行列,是内部的主要人物。
当年被誉为李扬之下第一的青年将领,自从这位总督一州军政大权的左将军被革职以来,渐渐取代了其少壮派领袖的地位。
这些日子远赴前线,徐忠打算等打完了仗,就任命其为兖州刺史,加后将军衔,若是李扬争气就与其看齐,不争气就取代。
这位大将军对李扬没什么执念,无法就是看在大哥的面子上,拨了一支西北军精锐给他。
当然也有考验能力的意思在里面,西北凉州军是大汉出了名的虎狼之师,也是凶名在外的骄兵悍将,恃宠而骄。
和其他派系的士兵打架斗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能压得住他们的只有西北军内部将领。
而可以压得住凉州将领大臣人唯有徐元,听从徐华徐忠的命令,也是看在大都督的面子上。
如果李扬可以摆平这些人,那重用的事才可以谈,否则就算了。
大汉早就不缺少人才了。
“朱司空这话有失偏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