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权,太守刺史无一不是一方土霸王。
当然,最愉悦的还是主将李扬,这次的成果足够他扬眉吐气了,等拿下了汝南,那他便能官复原职。
也就是当朝左将军、豫州刺史,在大汉都算是一号大人物。
左将军乃重号将军,这种级别的武将,整个朝堂两只手数的过来。
豫州刺史的含金量更是不得了,这可是一州的刺史!而且还是刚刚从新莽手里抢回来的,地方独立性不强,身为持节的刺史,实际可以行使州牧之权!
到时候朝中无人再敢小看他了,手握数万大军,总督一方的封疆大吏,就是徐华这个宰执都需要尽力拉拢。
权力是自下而上的嘛,没有下面那么多将领太守刺史的支持,他这个宰执就是个光杆司令而已。
徐家能够独霸朝堂,主要还是三个地方最大实权派的缘故。
手握十万西北军的徐元,割据河北的徐旻以及执掌荆州的徐忠,都是徐华依靠的对象。
他自己本质上是没几个兵的,对地方控制力有限,南阳那也是徐忠的地盘。
“恭喜主公,今后您便是重回左将军之职了。”
“是啊,有了这份战功,将来在宰执心中的地方肯定也更加重,前途无量啊。”
众人纷纷祝贺,之前徐华的投资,大家都看在眼里。
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敢为难的原因。
这次成功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宰执心中的地方必然也会更重一分,之前被徐家看重全力支持的人是谁呢?
当朝的大司空,三公之一,执掌淮南和江东的大人物。
朱春当年也就是个都尉,跟随徐忠剿灭叛乱立下战功,又因为为人圆滑,以及没什么野心,被徐忠青睐。
不就便凭借徐氏势力的提携成为丹阳太守。
此后又亲赴长安,向哀帝刘欣提出了“废史立牧,可得一方安定”的建议,被皇帝所采纳,自己也因此而收益。
担任扬州牧,封疆大吏!变成了朝中人人都想拉拢的香饽饽。
而朱春本人也十分懂事,知道自己能爬到这个位置是靠谁,并没有就这么转向他方,继续做徐忠的马前卒,因此州牧的位置也愈发稳固。
后来,徐元在南阳起兵,他积极响应,不久顺理成章的坐上了大司空,三公之一的宝座,完成了华丽变身。
这个例子可就在眼前!
李扬心中十分受用,但嘴上还是说道:“这没什么,都是为朝廷效力,只要是我大汉的忠臣,都能得到宰执青睐!”
当然这就是漂亮话而已,徐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