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如今想避开徐家几乎不可能,只因实在太好用,打仗的人才有,治国的人才有,出谋划策的人才有,扶持农业、打造兵械的人才有,甚至就连教导人才的人才都有!
简直就是所有朝代梦寐以求的,再加上足够忠心,只要不生出反心就可以无脑用,生出也没用,因为徐氏的处世之本就是忠君,他们若是造反会众叛亲离的。
昔日孝景皇帝曾经说过,徐氏的命门就是“义”,这是他们服人的根本,也是皇帝控制的依据。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就是徐氏的现状,如果会衰落只能是皇帝排挤的结果。
徐南故意装作“不以为然”的样子:“陛下垂青,堂兄虽然教导太子,但不代表太子就一定要重用,身为臣子就要以君上为本。”
周亚夫认同:“这倒是不错,与君权相斗,没有丝毫活路。”“太尉此行应该不仅仅是告慰吧。”徐南猜想道。
“哈哈…贤侄聪慧,我确实不是单纯来祝贺。”
“你应该还不知道,卫青在漠北打了胜仗,几乎全歼了匈奴左贤王所部,那伊稚斜现在已经是独木难支,力量被几乎削弱的差不多了,下次大概就能完全解决匈奴人的隐患了。”
徐南明显有些意外,他知道以卫青的能力胜利是必然的,可没想到居然这么快,三个月都没有吧,他打了很多零零碎碎的残余部落都用了这么长的时间。
其实也不难理解,东北虽然都是些残兵游勇,但极其分散,想要消灭需长时间搜捕。
卫青则是很早就得到了内线情报,知道敌部具体的方位所在地,一战而胜也是情理之中的。
“所以呢?”
周亚夫的心情明显很不错:“陛下在传迎大将军卫青回朝的同时,也下令要老夫也回归长安了,多年来的边旅生涯可以告一段落,老夫也能见见新出生的孙儿。”
他知道陛下这次召他回朝明显就是找到代替的人了,凭借雄厚的军功回去必然能受到重用。
虽然周亚夫自知很难争得过徐胄,但多少也是有希望,而且当不成相也照样是大权在握的重臣。
这么多的战功可不是白白打的,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履历。
徐南立刻作揖:“恭喜周太尉了,今后可谓是官运亨通,家族富贵千年。”
周亚夫高兴也正常,毕竟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呆十年,谁都受不了。
如果他更进一步,那自己争夺太尉也就能提上日常了,虽然大概率争不过有儒党法党集体支持的堂兄徐胄。
“富贵千年?哪有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