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出声,质疑朝廷可是大罪,足够被革职的。
也就这等名门豪族可以有恃无恐了。
骂了一会儿,他才扭头问道:“陈郡丞,库里还有多少余钱?”
“二…二百万钱。”
“二百万……”
徐旻陷入沉思,看来其他地方根本凑不齐多少钱,所以就只能托付给比较富裕的清河了。
可没想到清河府库里的也远远不够!
他当然知道这钱是干嘛的,无非就是供那皇帝妖妃继续享乐,怎么可能用到正道上?
还有附加的大量粮食,足够把这次的丰收给掏空了,到时关中青州那些地方的流民怎么办?难不成就任由他们啃树皮,最后易子而食吗?
没错,人吃人这种事已经不少见了。
甚至可以用盛行来形容,当年关中爆发饥荒,饿死者达八十万,加上未记录者将超百万!这等浩劫史书只记录了短短一句“关中饥,人相食,亡百万矣”。
短短一行字,记载了多少家庭的血与泪,这种局面还在继续发生,结果朝廷呢?非但不赈灾,反而抽调宝贵的钱粮去做那些无关紧要的事。
这宫殿就非修不可?武帝也爱修宫殿,但这国库存储也不能同日而语了!
或许,这等朝廷早就该亡了……
徐旻心中涌现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是啊,如果他向往效忠的大汉真的昏庸到如此程度,那可就没有继续维护的必要了。
当然只是想想而已,自己的立场不能变,救国也不是非要改朝换代。
“不行啊…就算我掏空府库也依然杯水车薪呐。”徐旻喃喃自语,上面的话他不能违抗,钱怎么用他还真管不着。
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窟窿依旧填不上,冀州被征收的赋税已经非常繁重了。
低下头,他总算是看到了另一封家书。
捡起竹简,正是丞相徐博的署名。
“呼,备马,去昌元侯府。”看完上面的东西,徐旻出言吩咐道。
………
徐氏本家在清河的郡治里,是其中做大的那一座府邸,占地面积非常之大。
养着奴仆数千,大汉第二豪族当之无愧。
徐铭辞官隐退后就一直住在这里,此时他正坐在园里晒太阳,手中还捧着一枚茶杯。
很是惬意,气色远比长安的徐博好,其实退休真的更加舒服,徐博也早就受够了,但他身上背负着一种责任,主动无法卸下来休息。
如果没有自己在长安撑着,也就没有地方的逍遥快活了。
“父亲…父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