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象出版社的新杂志《新文象》(前身即《新潮》)也借着谷崎一郎最后的热度,取得了不菲的开门红。
两家头部出版社互相角力竞争市场之余,其他的小虾米们顺势而起,把参与的市场给瓜分干净了。
这些小虾米中,由讲谈社的《群像》改变而来的《北川》借着第一届北川文学奖的热度,以及《嫌疑人》这本书的出圈,从千军万马里杀了出来。
当然,目前从体量、销量、盈利情况、作家数量、作品数目等多个维度来说,《北川》都难以和前面两位大哥相提并论。
但再往下,其他的出版社已经完全无法和他们三个相比,再加上这是北川老师掌控的北川文娱所经营的出版社,大家都觉得会是未来的龙头企业之一。
所以《北川》也硬是被oricon公司排在了《文艺》和《新文象》的后面,位列三巨头之一。
临近2月中旬,日本这边的读者都在翘首以盼北川老师的新书。
大家对北川老师的高昂创作情绪以及写作能力都有免疫力了,知道他肯定早就准备起了新书。
《老人与海》只是十余万字的短篇小说,对他们而言就是打牙祭的开胃甜点,他们期待着更多、更美味的文学大餐。
就在日本读者们嗷嗷待哺时,隔壁韩国的文学市场因文学村出版社出版了《北川秀小说集(韩文译本)》而陷入了极为恐怖的纯文学浪潮中!
在汇聚了全国近四分之一人口的首尔,超百万人疯狂购买着与北川秀相关的任何东西。
1998年的韩国,韩剧、女团这些东西还没彻底流行起来,他们的文娱市场还充斥着日本和华国的作品。
至于文学,更是一片荒漠。
电视台的记者们看到如此吓人的抢书场景时,都一度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打好腹稿的台词全部被塞在了喉咙里,想要说出口的话,一句都没能说出来。
只有如山如海般的人群,漫无边际,充斥在首尔的街头巷尾。
无数读者极度后悔没能早早认识北川老师,也庆幸能在这种时候读到他的小说。
从《青春三部曲》到最近的《挪威的森林》,文学村出版社这次在韩尚哲专务和陈俊灿主编的一力坚持下,硬是用百亿韩元从河出书房手里购得了这些小说的韩国出版权。
他们也够狠够拼,硬是整了一套小说集系列丛书,让读者们一买就是全部。
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民众们竟然愿意自掏腰包买这种“精神食粮”,这种奇景让财阀和政府的人无比震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