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射社会历史和现状的类纪实文学。
连带着他之前写的一些作品,譬如专门针对东慎一郎的《告白》等,都纷纷被各大高中初中列入了学生必读书目中。
其中《告白》、《人间失格》、《挪威的森林》被文部省编入高中国语教材;
《伊豆的舞女》、《雪国》则同时被编入高中、初中国语教材,《雪国》还是所有教材的必选课程。
之前漫天质疑东京大学文学部用《雪国》做博士生初次测试课题的人全部闭了嘴,越来越多的大学悄然跟风,都把北川秀的小说当作了文学部测试的必备课题。
饱受争议的竹内治一跃成了大学学术圈里响当当的人物,被文学学术圈奉为泰山北斗,历史地位不断提升。
竹内治自己都乐了。
最初铤而走险做这事,是希望推北川秀一把,让他能顺利进入最封闭的学术圈。
因为只有像他这样的能力和影响力,才有可能在未来让日本的文学界和学术界焕发新的能量。
现在好了。
反倒是自己因为推了《雪国》,成了最后的受益者。
这波倒反天罡让竹内治哭笑不得,后续的变化也让他有些忧虑。
北川秀收割了这波名利后,并没有继续在学术圈搅动风云,而是专心致志的搞起了他所谓的“互联网电子阅读”。
《北川》是出版界第一个拥有自己实体网站的文学杂志,线下销售加线上付费订阅的模式让出版界无比震惊。
大家都不相信有人会在线上订阅杂志看。
有钱不买实体书,疯了才会在网上订阅电子版看!
电子版又没有收藏价值,就算定价便宜的离谱,也肯定不会有人.
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也觉得北川老师可能想钱有点想疯了,才会搞这么一个离谱的东西出来。
事实上,《北川》的线上订阅人数不少,当期就有超1.3万人付费订阅,远远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不过电子版杂志的定价只有实体书的十分之一,而总订阅人数才1.3万,相当于才卖出去1300本实体《北川》,这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业内只是稍稍震惊了一番,并没有认为北川老师的这波策略成功了。
就是竟然真有人付钱买电子版这事让他们有点吃惊而已。
唯有北川秀和少数北川文娱的高层知道,这个数据有多离谱和夸张——
首先,《北川》是一本纯文学杂志,受众较少,且现在培养的大部分读者都是实体书受众,他们先买了实体书,之后肯定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