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根稻草。
去年桥本龙太郎还在疯狂提高消费税,意图用国民手里的财富来保证国库充盈,帮国家度过财政危机。
在选举前,他还在强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规矩”和“制度”建立了国家,民众在国难时刻该自发帮助国家度过难关。
这些都和当下主流的社会价值观相悖,直到被《半泽直树》点燃了一切后,桥本内阁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看着浩浩荡荡的游行人群,岩谷小波心生感慨。
从1989年广场协议签订后,他们这一代人在十年里见证了日本从战后时代的弱小走向泡沫时代的繁荣,又从繁荣走向了极度衰弱。
真是十年经历比过去老一辈的一辈子都要丰富。
“不知道桥本内阁后,谁又会接手首相这个烂摊子”
岩谷小波对政治不太感兴趣,因为那是最上层人之间的博弈,其实谁当首相,都影响不到他们这些普通人。
他倒是更对《半泽直树》里的那些预言感兴趣。
北川老师为了规避“议政”的风险,特意把小说故事的时间线设置到了未来。
半泽直树一群人的故事发生在还没到来的千禧年后,而在小说剧情里,北川老师写了非常多的细节,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譬如他预言产业中央银行将和东京对外银行合并成东京第一银行;
小说里的主人公们已经随意用上了手机和电脑,如今还算是中产阶级以上才能使用的这些电器似乎未来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北川老师也提到了两种崭新的物流模式,“快递”和“外卖”。
前者就像是当下运输货物比较火的“黑猫宅急便”,后者说是未来大家不用在外面的店里点餐,可以直接用手机点餐,会有专门的配送员把客人的食物送货上门。
种种奇思妙想让人拍案叫绝,那些细节真实得令人叹为观止。要是以前,大家可能还会觉得北川老师是个“空想家”,只靠臆想来猜测未来。
可之前北川老师写过很多类似“臆想”的小说。
比如他以第一人称视角写了《追忆似水年华》,他的年纪根本不可能经历过一二战,更别说了解那个时代的法国了。
但这本书,如今已然被法国上上下下奉为经典名著,无数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人站出来为其发声。
北川秀没入围这一届诺贝尔文学奖,最狂热的反对者就是《追忆似水年华》的读者们。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大家开始猜想《半泽直树》里的生活和剧情会不会在未来也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