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原雅人、半岛、敬子等人之前就承担着类似现在这两名年轻人的任务。
除此以外,北川老师写书还喜欢做非常细致的规划和设定。
薰子看过《半泽直树》的人设草稿,密密麻麻写了起码上百张草稿纸,从主人公半泽直树到一名可能只会出场几次的银行职员,北川老师都会详细进行人物设定,甚至写人物小传。
在她看来,北川老师写书时就像是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一步,每一个动作好像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人家都说文学是感性的,是发自内心的情绪宣泄和表达。
可在北川老师这儿,文学好像是纯理性的,宛如做数学题般,什么东西都能规划好,套上公式似的。
就在薰子满头问号之际,北川秀已经噼里啪啦询问了弓子和梅吉十几个问题。
其中有些问题细节到“阿信的少女红团具体有几名常驻成员,平时大家会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么”这个地步。
问着问着,弓子和梅吉甚至有种在被警察署警察盘户口的错觉。
要不是确信北川老师真是在一门心思的研究浅草社区,两人差点就夺门而出,溜之大吉了!
“.浅草现在的常住人口竟然还有上千么?”
北川秀微微皱眉,难以置信地看向他们。
浅草社区因地理位置的缘故,一旦大面积拆迁,新宿区地方政府必然得赔偿住户上亿円的拆迁款。
而现在整个日本国经济都处于大萧条时期,别说拆迁款,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
类似这样的城中村大多人去楼空,只剩下大面积没有拆除的老宅留在那儿,千禧年后,这类地方还成了不少外国游客“朝圣”的旅游胜地。
没想到浅草社区不仅有人住,还家家户户爆满,丝毫没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这说明浅草社区的原住民,经济状况比北川秀预想的还要差。
说不定他们的生活和川端康成写《浅草红团》时没太大区别。
这听起来可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啊。
“上千有没有不知道,因为很多人也许住着住着,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不过三四百的常住人口肯定是有的。”弓子颔首道。
“难怪《浅草红团》会被誉为是日本文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啊”
北川秀合上草稿纸,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清、清图?”梅吉和弓子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没听懂北川老师的话。
背后的薰子也好奇地看向北川秀,想知道“清明上河图”是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