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许多多打工的兄弟姐妹。一位叫李亚梅的打工妹给安子写信谈了她的感受:“我是在大鹏镇的一个电线杆旁听完罗文光的‘归途’的。安子,你知道吗?当时我泪流满面。出来打工有两年多了,每当一想起妈妈,总是情不自禁地流泪。罗文光的歌道出了我们这些出门在外打工族的心声!我们太需要罗文光这样的打工族歌手了!……”歌如其人,罗文光创作中具有的沉重和忧郁是他多年颠簸的打工岁月中质的沉淀。透过他睿智的双眸,安子读懂了他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抓一把泥土塑成天枕,摘一片绿叶是御寒的被子,借一颗星星是夜读的油灯。罗文光和所有远离家门的游子一样,春节将近,他想回乡,他也似乎应该回乡,不为带回成功的喜悦,只为他歌中所唱:“找一个心灵的港口,对着天涯挥挥手。”罗文光穿行于都市,他用歌声演绎着一幅都市寻梦的风情画。他自弹自唱、自编自跳地行进在天涯的黑夜与梦乡的悠长呼唤之间,他经常“半身洋服半身泥巴”,有时他忧郁、孤独地呐喊着,有时又禁不住挥洒着都市寻梦人年轻的欢乐……这期节目做下来,安子感悟到:打工者十分需要有自己的歌,我有责任实现他们的心愿。1993年8月,由安子和罗文光分别作词的打工歌曲磁带《边走边唱》由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出版发行。因为这次合作,罗文光成了“打工者之家”的活跃分子,成为“安子信箱”秘书处中的一员。拔节生长的摩天大厦,繁忙紧张的电子生产线,穿梭不息的褚红色集装箱,车水马龙的街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五光十色的橱窗,闪烁耀眼的霓虹灯,豪华讲究的咖啡厅、酒楼,通宵达旦的舞会夜生活……能够穿着名牌衬衫,系真丝领带,或腋夹精致公文包,套着时款长裙的“白领一族”毕竟是少数,他(她)们属于这个城市。大多数蓝领工人,奔波在生活激流的底层,住工棚(铁皮层),承受失业、歧视、冷落的磨砺,苦涩酸甜,风雨兼程。安子把祝福撒满这坎坷曲折的打工之路。有一次安子在“安子的天空”里播出了罗文光的另一首诗《半个家》。它的播出震动了临工管理层。那诗云:深圳始终没有给我们打工者一个完整的感觉/我们的栖身之所只是半寸方圆的卧榻/我们撷取的只是半粒收获半句梦话/反过来/我们对这城市的态度也只能是半份投入半点假/半份希望半份挣扎岁月如流,可以流走时间,却流失不了信仰和理想。安子信箱秘书处的朋友们回答同胞的书信,自己也在几年后找到了生活航标:已拥有两家玩具厂的陈耀武有空的时候还回到“安子的天空俱乐部”做义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