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徐州琅琊郡国虽有臧霸、昌豨、孙观等人归复州部,却还有不少的盗匪贼寇横行于山野间,每逢收成时节便下山抢夺百姓钱粮。琅琊萧建只能自保,无力进山剿灭贼匪,我便将其罢免,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任相。而臧霸、昌豨、孙观一干人等也被征调去兖州任城郡国,琅琊只剩军司马于禁协助督邮毛玠度田,此地缺了杀伐果断的郡相,孙策要敢请缨剿平所有盗匪,压制反对度田的豪强,可让他先试用琅琊相,等彻底功成后,改正式任琅琊相。
此地盗贼多如牛毛,倘若方法不当,哪怕费数年也未必能剿灭干净,非智勇双全者不可为,不知孙伯符能为否?”
刘备不由抚掌笑道。
琅琊的臧霸、昌豨、孙观、吴敦、尹礼这些人与泰山郡和琅琊郡国的贼寇常有往来,有几分游侠之气,宁肯调离他州任职,也不愿亲自动手去剿灭贼匪。
刘备就索性随了他们的意,干脆利落将几人全部调离,让于文则领兵进山剿贼,结果泰山太守应劭急传文牍,说又有贼寇跑去了泰山,劫杀了不少百姓,还差点偷袭成功攻打下县城。
让刘备愕然不已,提笔回书痛骂了他一顿,叫他令各县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加强防备,倘若真被贼匪攻下县城屠杀抢掠而去,当直接问罪太守。
文牍传达的严肃态度,吓得远在泰山郡的应劭脸色微变,脊背莫名一寒。
先前刘岱看在他是名士的份上,即便有罪也不会重罚,但玄德公就不同了,要真是重罪,他可不管是不是名士,只会把你当做寻常官员长吏按律定罪,所有官员一视同仁。
“使君,孙氏旧部人数众多,任由孙伯符带去琅琊怕甚为不妥,而收缴孙氏旧部就易让人离心,孙策的性格瑜甚为了解,刚强自傲非当世英雄不可御,处理不当或为祸患,望使君思之。”
周瑜转念想到孙策的心性,最后还是拱手提醒玄德公要防范。
两人虽然是总角之交,但有些事情周瑜是不会替他隐瞒的,公归公,私归私。
刘备轻笑道:“无妨,琅琊有带兵慎重的于禁在,即使有不忍之事发生,也不会被其所趁。”
“况且…让孙策带旧部赴任又如何,只要他能为我擒下袁术部将张勋,我率军回青州之日,就是他试任琅琊相之时,公瑾大胆的告诉孙伯符,袁公路能给孙氏的我能给,不舍得给的我亦能给,果真立下重功,将来出任刺史州牧又何妨,刘氏向来功必赏,罪必罚。”
周瑜不由呼吸急促,大丈夫当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玄德公打开天窗说亮话,他听了也忍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