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的死因,看似是要讨回一个公道,实际上却是文武之争的延续。
北虏刚从京师撤围,他们就急着闹腾,一点儿大局观都没有!”
舞阳侯忍不住吐槽道。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麻烦,真正令他揪心的,还是局势发生变化。
原本各方约好的,一起向辽东镇施压,逼他们和北虏进行决战。
李志鸿的死,一下子打乱了前面的部署。
刚死了一名总督,朝廷再拿下一名封疆大吏,地方大员就要人人自危了。
“侯爷,那帮人看来是急眼了。
关外走私贸易利益巨大,被拉下水的官员不在少数,各个派系的人都有。
按照派系划分的话,宣大总督李志鸿也是清流阵营中的一员,多半也涉案其中。
以他的身份,知道的讯息肯定不少。
为了自己能够活命,拿手中掌握的讯息,要挟利益团体中其他人出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倘若价钱没谈好,或者是隐藏在后面的人,想要消除这个隐患,对他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
恰好辽东镇出现问题,大量的清流官员,被牵扯了进去。
这些人索性杀李志鸿灭口,试图将真相掩盖下来,顺便还能把辽东督师钟景明捞出来。
不过他们忘了陛下的脾气,越是有人和他对着干,他就越喜欢去干。
钟景明躲过了这一次问责,也顶不住下一次追责。
等到北虏撤离之日,就是他的末日。”
李牧想了想说道。
坦率的说,辽东督师钟景明也是有功劳的,只不过他闯的祸更大。
在任期间,稳定住了地方局势,打造出了一支辽东精锐。
可惜他忘记了权力需要制衡,想当然的排除异己,导致辽东镇一家独大。
在辽东镇身上,李牧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同样是一家独大,只不过他缔造的两广系,参与者是勋贵集团。
本身在朝中就有不小的影响力,遇到了事情,可以直接和皇帝本人进行沟通。
不像辽东将门,他们和皇权之间的联系,还隔着一群文官。
缺乏沟通,必然产生猜忌。
以至于在永宁帝眼中,两广系是他继位之后,打造起来的嫡系武装。
就算对军中将领不熟,对这些人的家族,也非常的熟悉。
不说有多少感情,这些勋贵的当家人,最少能在皇帝面前混个熟脸。
相比从未接触过的陌生人,从小接触的熟人,还是更容易令人相信。
而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