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登记造册,对难民细分化管理。明明是一群武将,硬是被逼着干了书吏的活儿。
为了完成任务,还从扬州雇佣了一群书生。
日常军事训练,比起别的部队来,李牧麾下更是严苛的多。
看在军饷的份儿上,士卒们倒没发什么牢骚,就是苦了他们这些当官的。
每天都要跟着训练,想偷懒都不行。
当然,这些不爽只是小郁闷。
从小的军事教育不是白学的,知道规矩多才能够出强兵,无非是一时半会儿不适应。
跟着这样的老大,不一定能够发财,但升官是大概率事件。
武将和文官最大的不同,就是文官的政绩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
武将就不一样了,能打不能打,拉到战场上去试试就知道了。
一般来说,能打的部队将领升官都很快。
随意翻了翻名册,李牧就合在了一起。
“省里和府中财政亏空,无力向我们支付军饷。
本官和巡抚、布政使,以及扬州府的众官员商议之后,从扬州府借来了八万亩好田暂用。
冬耕时节已经到了,需要立即组织人手去耕种,你们从难民中挑选一批上好的农夫出来。
往后我们是吃糠咽菜,还是酒足饭饱,就靠这些人了!”
言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
自给自足的部队都是卫所兵,他们这些募兵,居然也能这样玩。
事关军饷,没有哪个将领可以坐得住。
内心深处,云千户已经默默开始盘算起了收成。
对比朝廷要求的协饷数额,八万亩土地的收益,大约只有其八成左右收入。
好在这笔收入,在他们自己掌控中,少了文官的漂没。
作为一支有后台的部队,朝廷直接划拨的军费,大约能够拿到六七成。
加上他们向商户收取的管理费,实际上的军费收入,已经达到了定额军费的百分之九十。
如果平时节省点儿,将领们也不贪墨军饷,每月足额发放饷银,都是有可能的。
能够做到这一步,在大虞一众官军中,绝对是第一档的待遇。
“参将大人放心,末将定会将此事办漂亮!”
云千户当即保证道。
甭管这些条件,李牧是怎么谈出来的,反正他知道往后自己不需要为军费头疼了。
大虞朝武将众多,就没有几个不愁军费的。
包括九边将门,一个个还是要努力吃空饷。
谁都知道这么干不对,怎奈朝廷发放的军费不足,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