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宝拉还是心底有数的。
一打,二冷,三哭。
遇到事情,就先敲他脑壳。
还不听话,就不和他说话。
实在没办法了,就哭。
婆媳俩将李人勇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行吗?”
李人勇点头说道:“行,以后家里的钱都归你管。”
宝拉的脸色更红了。
李人勇发现,这几天宝拉的脸,动不动就会红,一点也不像之前的她。
“对了,照片洗出来,要不要分你一份?”宝拉将韩服装在盒子里说道:“不用,先放相册里,以后我们带到新村的家里。”
夜渐渐深了,屋内的灯光温暖柔和。
“出来吃饭了。”
宝拉喊了句:“来了。”
说完之后,拽着李人勇出去了。
饭桌上,李人勇将明天要去学校升华洽谈的事情说了一下。
说到这些,宝拉非常关心。
想到以后能和男朋友一个学校毕业,就很开心。
……
另一边。
和胡同里温水日常不同的是电影圈,可以说波涛汹涌。
“《共同警备区》的戛纳行。”
这是卢炳日在rle杂志上的一篇报道。
半岛的电影圈很小,报道刚出来,半个圈子的人都知道了。
当初刚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惹得很多人关注。
就等着首映日那天,该夸的夸,该骂的骂。
现在好了,人家不在国内放,不动声色的想要去外国拿奖。
让很多人惊掉下巴。
电影没有放映,影评人也不能胡说八道。
继这篇报道之后,各种各样的媒体亲自下场。
《半岛有史以来最天才的导演编剧》
《震惊!是什么让十八岁编剧拍出这样一部电影》
其中,逼格最高的是这样一篇报道。
《让我们走进半岛新一代电影领军人物》
这使得《共同警备区》还有主创人员的知名度暴涨,相关讨论更是充斥着各种报纸。
只要刊登相关的文章,很快就会卖完。
让人奇怪的是,无论是哪家媒体,都没有与李人勇的剧组过不去,通篇都是夸奖。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捧人,好让人摔的更惨一些。
现在的半岛,娱乐本就匮乏,一个爆炸新闻的热度能持续好久,直接成为茶前饭后的谈资。
民众们对《共同警备区》这部电影,更加期待。
其实,这是马日成的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