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要求,看见过淞沪会战惨烈的外国人,却深知呆在租界死路一条的道理,于是乎,他们服从了军统的安排,开始成规模的撤离。
从12月8日下午五点起,密密麻麻的人群就涌向了黄浦江旁,通过桥、船等工具,向对岸转移。
渡过了黄浦江后,他们好似离开了战争笼罩的地狱,可对未来他们却依旧的迷茫。
能去哪?
要去哪?
这个时候,“黄牛”出现了!
这群同样是白种人的“黄牛”,向从租界出来的人们兜售起了船票。
“美国!”
“澳门!”
“重庆!”
“国统区!”
黄牛们给出了四个目的地,尽管第四个目的地很笼统,但这不影响黄牛们开出的天价。
真正的天价,普通人纵然是光积蓄,也不足以购买到一张去国统区的船票,更不用说重庆、澳门以及美国了。
去往美国的船票代价,纵然是在租界扎根多年的外国家族,掏起来也都像被人割掉了肉、汲取骨髓一样。
可是,这时候他们有别的选择吗?
时代的一片絮,个体身上的一座山!
他们遥望着租界,看着“一缕缕”升腾而起的黑烟,最终选择了妥协。
掏干所有的家当,购买一张通往安全区的船票。
那么,普通人怎么办?
有消息在人群之中传播起来:
“去奉贤!去金山!去杭州!”
人们总是从众的,当消息流传起来以后,迁徙的人群便有了目标有了方向,循着这条路线迁徙了起来。
……
12月8日,晚上10点。
联合指挥部。
徐天汇报道:
“区座,迁徙的人流没有丝毫减缓的迹象,照这个速度下去,起码得……三天时间。”
迁徙看似是自发,但实际上是军统在后面“鼓劲”。
“三天吗?”
张安平皱眉,三天时间,怕是不好扛啊!
最关键的节点在阳澄湖阻击阵地,虽然徐百川发报称阻击阵地稳若泰山,但情况并不像徐百川说得那么轻巧,根据可靠消息,今天天黑的时候,日本人发起的进攻几次都要突破阵地了,关键时候徐百川都亲自上战场了,这才顶住了日本人的疯狂攻势。
照这样下去,明天一整天未必能扛完。
事实上,24小时的时间其实已经完成了,但徐百川依然不撤,并保证给张安平尽可能的再争取24个小时。
张安平本来寄希望于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