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为轰炸编队提供安全保障。
但张安平却建议午夜出击。
这个时间段可以在出击的时候避免日机的拦击,但返航的时间正是下午,却需要面对日机在东海的伏击——届时护航编队未必能保障轰炸编队的安全。
可张安平却有他的理由,最终张安平说服了美方代表,将时间定在了午夜。
47架b25轰炸机在十二点起飞完毕,而护航的p38也一同升空,开启了这一次轰炸的护航。
p38的最大作战航程是1800公里,从两个机场到长崎的距离是1200余公里,稍微进行改装后便能在长崎进行短暂的停留。
巨大的机群在这漆黑不见五指的黑夜起飞,以350公里的时速向着东北方向飞去。
长崎在五月份天亮的时间是五点左右,东京时间又比国内时间快一个小时,故而在长崎的天空刚亮起来以后,轰炸编队便赶到了。
日军本土的防空部队和航空兵部队被折腾了足足半个多月,长时间的缺少睡眠让他们在这个时间段内正好处于最困乏的阶段,当防空警报、作战警报响起后,飞行员和防空部队,只得以最差的状态迎战。
他们做好了打轰炸机的准备,却没想到此次的轰炸编队还有数量更多的战斗机护航,日机本就不如p38的性能,再加上飞行员还带着一个减状态的负面buff,自然只有被吊打的结局。
最关键的一点是日本人防备的重点是东京圈,毕竟那里是他们的核心区域,长崎工业圈的防控能力自然偏弱,再加上负面状态的叠加,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轰炸中,日军一直处于下风,一架接一架的日机开始下饺子。
轰炸在持续了一个小时后终于完成,伴随着指挥官的命令,轰炸编队和护航编队开始返航,而在返航前,一架轰炸机应张安平的要求,在市区投下了一枚【特殊的航弹】。
这枚航弹在闹市区砸落下来,半截弹体嵌入了土地中却未能爆炸。
但单尾上血红色的骷髅头却让日本人大惊失色。
这个时代对细菌武器并没有统一的标识,可这个颜色、这个骷髅头,无疑在表述这枚航弹的不简单。
惊恐的日本人请来了细菌专家,在刺刀的命令下,细菌专家和航弹专家不得不穿上防护服进入了可能的爆炸区,开始拆解这枚恐怖的航弹。
好消息:
航弹没有引爆装置,没有装药,也就是说不会爆炸。
坏消息:
航弹里面有多个密封好的空瓶子,空瓶子都被妥善的保护起来,并没有因为震动而破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