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训练的正统国军,甚至还有一支四十余人的别动队武装。
他们是五支队三中队的成员,掩护主力撤退后,自身却无法追赶到主力,无奈之下只好分散隐蔽,看到有抗日武装集结,听说是要干一票大的,便二话不说来了。
通常来说,一个地方军的团,面对日军的一个中队,战力勉强算持平——指的是地方军这边勉强算持平。
此时这里汇聚了八百余人,却全都是只拥有轻武器的散兵游勇,成分复杂,相互间又没统帅关系,这些听了游击队员的话想要来杀鬼子的抗日武装,顿时打起了退堂鼓。
不是他们怕死,而是在他们看来,无畏的牺牲没必要。
一名国军上尉道:“张队长,不是兄弟我怕,实在是没必要!咱们八百人,算九百人吧,全塞进去,未必能啃下这股贵子!”
“我刚看了一阵,六个掷弹筒,就这火力,咱们根本没得打!”
“咱们还是散了吧!”
张浩一脸懵:
“掷弹筒?就是能发射手榴弹的那玩意?那玩意没啥威胁啊!”
一众在淞沪战场上吃过大亏的人顿时对张浩怒目而视。
日本人的八九式掷弹筒最大能打700米,500米都是有效射程,熟练的老兵,在三百到四百米距离间,命中率超过八成——一个小队就有两门,在防守或者进攻中,这玩意对冲锋步兵或者机枪火力的威胁简直太大了!
他们多少的同僚都是被掷弹筒杀死的?
居然有人说这玩意儿没威胁!
刘新杰见状忙解释:“各位,不要误会,是我们有应对之法,不是掷弹筒没威胁。”
“我们主要是夜间袭扰,所有人都是不断运动射击的,每次开枪后都会换一个地方,一来可以给日军造成误判,二来就是为了防掷弹筒。”
众人恍然,刚才建议散伙的上尉道:“你们队伍里有高人啊!”
此时正好张安平回来,张浩兴奋的道:“我们的高人来了!打或者不打,咱们听听高人的意见吧!”
众人期盼的看着张安平,当张安平过来后,五支队三中队的别动队成员,露出狂喜之色,纷纷立正,整齐划一的喊道:
“长官好!”
张安平之前是五支队一中队的中(大)队长,五支队的三个中队中,同样的人数、同样的装备,一中队就是比其他两个支队厉害,再加上刺杀名单之事,这些人对张安平可谓是五体投地的跪服。
更何况别动队的框架都是张安平搭建的,不少军官更是张安平的青浦班出身,此时见到张安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