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想着该离开京城了,远程办公也可以,紧急的就特事特办。
此行的收获还是可以的。
不仅找到了在非洲的突破口,惠农网也成功上线。
短短一周之内,注册用户就突破了百万,活跃用户留存虽然下降得厉害,但这事总归是做了起来。
下一步就是德农农资超市在全国的扩张,完善仓储物流体系。
目前农资超市在全国遍地开,各地省级供销社也在大肆布局,竞争激烈。
按此前袁文武的规划,德农农资超市最好稳住鲁省市场,适当在山河四省扩张,等其它企业熬不住,再收购。
不过现在等不及了。
盯着总部办公室制定出来的行程计划表,琢磨了会儿。
行程安排的很满。
泽普的盐碱荒地,以及疆省的粮油加工厂;
滨海的盐碱地;
河西走廊的制种情况,主要是卉和蔬菜种子的扩繁,今年还没去看过;
海南的制种基地;
潍坊的农机厂扩建后也没去过;
罗钾项目;
还有海外……
一项项的,郭阳感觉只在实验室呆了半个月,积攒的事情却排满了。
不过也没必要每个地方都去,想了想,郭阳最终还是决定去看看滨海盐碱地的情况。
老美亲自下场倾销投诉,他还真挺好奇,沿海的牧草生产是个什么情况。
和西北不同,滨海盐碱地由于水资源充足,在改造和灌溉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此苜禾1号在沿海的产量比郭阳预想中的还高。
原本第一季是改良土壤为主,牧草产量能有个1~1.5吨就算是达标,但沿海地区产量普遍达到了2吨。
在东营,盐碱地综合利用,一直在探索,但贫瘠的盐碱地,让这里的撂荒现象极其严峻。
去年第一批承包盐碱地的农户赚了钱,今年秋收还未结束,当地就刮起了一股承包盐碱地的风气。
郭阳来东营后,在高瑞霞承包的1000亩盐碱荒地上,见到了一畦苜蓿叶子油绿的场景。
最后一茬苜蓿已经收割完成,这是新发出来的嫩叶,从长势来看,过冬是没有问题的。
高瑞霞是名48岁的女妇人,身躯结实,得知郭阳是嘉禾的老板后,就逮着他问。
“老弟,你们苜蓿是怎么在国外卖出高价的?我们出口每吨还卖不到一千五百元,有些吊毛一千就卖了。”
“一千四五按伱的产量来说,今年也是大赚啊!”郭阳笑了笑,说道:“苜禾的加工标准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