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亏了大钱。
不过浙商们并没有退却,而是一直活跃在和期货市场上,寻找着机会。
嘉禾粮油的收储似乎没引起多少波澜。
但却很快迎来了正面反馈,农户有了钱,天20的种子订单量节节攀升。
并且,随着疆省各地的产量统计出来,一些高产的农户都受到了本地农户的关注。
市场上不乏嗅觉敏锐的农户,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天禾种子的不一般。
天禾种业在疆省的名气一直不小,今年价不景气,但是玉米和小麦价格却在上涨。
管理简单,机械化程度也高,省心、省力,所以部分区农民已经在考虑明年改种玉米和小麦。
而天玉1号就是首选。
如今天禾又推出了种子,看样子,产量和品质都不低。
很多人都动了心思。
很快,天禾的统计数据也出来了,今年种了天20的植户亩产均值达到了509公斤。
这是综合了所有农户的数据。
所以这个产量绝对不低,是绝对能获得丰厚收益的。
更让人关注的是,有一大片田目前报上来的亩产达到了706公斤!
如果是真的,这将打破兵团亩产693公斤的最高单产记录!
而且这是连片的高产,不是几十亩的小范围高产示范田!
无数的专家和媒体奔往现场,趁着还没采摘完,去求证,去测产!
等到了现场,便被那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白色海洋给吸引住了目光,这里坐落着一片产量极高的田。
植株高大挺拔,枝叶茂盛,每一株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桃。这些桃外皮柔软,色泽洁白,如同天空中的云朵。
微风拂过,田泛起层层白色的波浪,洁白的桃在风中摇曳生姿。
华夏种植协会的理事李忠良,以及另两位到来的专家纷纷感慨。
“这还真是好啊!”
“难得看到这么漂亮的!”
“只这么一打眼,我就知道这产量绝对低不了。”
人群中,兵团日报的记者兰婷疑惑的问道:“但706公斤的产量会不会太高了!”
兰婷虽然对兵团种植的水平很自信,历来地方农的植水平都是比不过兵团的。
播种论粒,浇水论滴,施肥论克…这些精准如绣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兵团生产中已得到了广泛运用。
正是这些全国领先的植技术,使兵团仅以9%的全国播种面积,生产出了占全国17%的。
但今年兵团亩均产也才刚突破400公斤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