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4.5亿吨,那就是减产6750万吨以上。
还是没有华夏增产的多,但形势已经逆转。
地球并没有彻底远离粮食危机,但美联邦的农业霸权影响力在极速下降。
…
酒泉。
郭阳接到电话后,就占据了廖洪新的办公室。
廖洪新讨好的泡上了茶,递到了办公桌上,问道:“玉米真要涨了?”
“是已经涨了,准确的说,是芝加哥玉米期市上涨了。”
郭阳在电脑上找出相关的讯息,笑道:“你看这条新闻讯息,美利坚中西部主产区杂草爆发,还有红火蚁也没控制住。”
廖洪新凑近一瞧,看到那放大的数字,以及农田受害的照片,不由发出了惊叹。
“啧啧…这模样可真惨!”
确实惨烈。
即使在大洋彼岸,郭阳也能感受到这种惨烈的氛围。
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粮食类产品开始全面上扬,嘉禾短期内又有了大量盈利。
想必这时已经传导到了国内。
这下好了。
农民不愁卖粮,甚至还会等一等粮商上涨。
粮商也不用担心粮价继续下跌,就是不知道益海嘉里、邦吉等粮商在低位的时候有没有储存粮食。
“渍渍…以这两家的尿性,很难说啊!嘿,活该他们难受。”
郭阳臆想了一阵,也没再过多关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北美粮食产量预减的影响会迅速的传往全球,今年全球粮食贸易太过于波折,让粮食进口国忐忑不已。
但对嘉禾是利好!
郭阳也终于不用再借下乡的名义东躲西藏。
借用加工厂的电脑行情后,他就第一时间回到了公司,开始各种安排布置。
首要任务:筹备粮食出口;其次:完善粮食物流仓储规划。
玉米现货上涨需要时间,但联系出口买家,仓储物流,码头港口等等同样需要时间。
今年海运企业确实比去年更困难,但也和预想中的经营不下去有些偏差。
运费涨价了!
巴西的大豆运到国内,每吨成本上升到了120美元。
涨价给了中小企业喘息的机会。
更别说大型企业了。
像国内远洋运输的龙头: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更是受益于国内铁矿石贸易量猛增而业绩快速增长。
如果有机会,嘉禾当然希望能一步到位。
但现在明显时机未到。
只能退而求其次,和大型企业签订补充服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