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罗钾。
只为了一个敦煌西湖,以及一片啥也没有的荒漠。
真有点疯了!
四十岁出头,留着齐刘海的苗兰春泰然自若,老板现在做出什么决定,她都不会觉得意外。
一边听着会议,一边自顾的查看起最近的资料。
钾盐,在国内非常稀缺,国内的自给率这时还不到10%。
不过嘉禾的土地在这方面遇到的困难较少,西北地区的土地含钾还行,缺钾主要是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十分缺钾。
罗钾一期120吨虽然没完全投产,但这时也已经产生利润了。
董事会里有一项议程就是关于要不要分红的。
苗兰春不在乎这个,嘉禾虽然有21.8%的股份,但这时候的给到嘉禾的分红最多几百万。
提不起劲。
直到议题来到罗钾二期供水工程。
董事会秘书李守江说道:“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初步给出的方案参考一期工程,依然是地下管道输水。”
“输水管道一共264km,分上下两段,下段和一期平行。上段长22~26km,又分西线、中线、东线三个方案,造价分别为9136万、7617万、8197万元,从长期来看,设计院推荐的是西线方案。”
苗兰春问:“地表调水不行吗?”
李守江说道:“不行,米兰河下游早就断流了,而且是罗布泊腹地,高温干旱,蒸发极其厉害,只能靠地下管道。”
在场的人都知道嘉禾的目的:生态治理。
一旦国家荒漠公园立项,罗布泊周围也在范围内,米兰河是重要的一条水资源。
周伟良说道:“农2师在河流下游几十公里处有一片红柳生态林,但到米兰镇中间这段是荒漠。”
苗兰春没在意这些,而是思索着老板给出的几个思路:节水、休耕、涵养水源。
地表输水行不通,但是有管道输水能直达罗钾。
罗布泊镇上商店用水也是从罗钾买的,其中也预设有生态用水。
苗兰春问:“农2师有多少地?滴灌的使用率高吗?”
康健新是本地国有资本的代表,说道:“米兰镇是36团的,共开垦5万多亩,滴灌使用率较低,目前在退种红枣生态林。”
节水是一条路。
苗兰春在笔记本上记下,又问:“如果实现节水,二期调水量能不能增加?”
设计调水量是3000万m。
康健新思考了一瞬:“理论上可以,但执行起来很难,36团缺资金,滴灌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