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增长率减半,过剩也是迟早的事。
只用了一瞬,众人就反应了过来,意识到休耕的可行性,甚至可以推行到整个西北地区。
因为西北的粮食除了销往西南的玉米,是基本供需平衡的。
一旦出现全国性过剩,那还生产那么多干嘛,养非洲人啊,那还不如养地。
范建说道:“郭总回去带个话,让酒泉把休耕试点的项目往上报。”“好。”
对于敦煌西湖湿地项目,众多专家都没什么好说的。
嘉禾的粗略逻辑是说得通的,关键是有钱,嘉禾心甘情愿拿300亿出来做这事,不知道被多少人盯着了。
里面的工程随便参与一个,都能获得大量收益。
谁反对,都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几名专家早就琢磨出了味,一起讨论了会儿,最终还是陆奇说道:“一期敦煌西湖湿地没问题,但国家荒漠公园涉及众多保护区、地质公园、文物等等,这嘉禾又要如何处理?”
郭阳沉吟道:“保护区可以参照西湖管理局的做法,参与日常的生态监管,至于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依然是地方的财产。”
“那嘉禾做这事图什么?”
国家荒漠公园,在大多数人看来,唯一的经济价值就只剩旅游了。
其中诸如楼兰古城、孔雀河古墓沟等名胜风景又是最有价值的,但嘉禾却选择了放弃。
郭阳笑道:“荒漠中有最为珍贵的植物基因资源,嘉禾最看重的是这些基因,种子才是嘉禾的根基。”
嘉禾图什么?
这个问题是怎样也解释不清的。
郭阳就没想着解释。
直接拿钱平推。
当1000亿元的资金摆在谈判桌上时,这就是最好的筹码。
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的态度就是明证,因为他们清楚嘉禾才大捞了一笔,有这个资金实力。
如果是换个人和企业来,哪凉快哪呆着去。
陆奇等人也不说话了,象征性提了几个问题已经能够应付交差。
郭阳说:“如果项目真能行,嘉禾也想请各位专家加入嘉禾顾问团队,后续细致的规划还要请各单位协助。”
王继笑道:“哈哈,这事好说。”
“兰大也愿意。”
“西北农林也愿意帮帮场子。”
心有疑虑的陆奇也连忙说道:“荒漠化所也没问题。”
这么大的项目,不谈科研影响力,只是其中的规划设计费就能让很多单位眼馋了。
以往可没这种荒漠化项目。
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