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国粮、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种子、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农资、农机、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借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