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了。”
“我国耕地受干旱、洪涝、盐碱、贫瘠等因素影响,中低产田占比较大,对粮食单产提升造成了很大压力,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导致原本肥沃的黑土区耕地出现长期透支,黑土土层变得越来越“薄”,肥力变得越来越“瘦”,质地变得越来越“硬”。”
“以贵省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岩溶山区,面积达50多万平方千米,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岩溶区,也是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同时该区也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
然而,‘生态脆弱-贫困-掠夺式开发-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使该区陷入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
目前,嘉禾已在该区域建设麻风树种植基地,但依然是杯水车薪。”
“湘省是农业大省,水稻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又是有色金属之乡,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尤其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重金属超标严重……”
“而在西北内陆,干旱缺水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活动,也是嘉禾生物能源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
看到这里,有些人已经对嘉禾粮油取消价格战不抱有希望了。
价格战不仅是嘉禾粮油插入对手心脏的武器,也是在推动被迫式休耕。
西北不缺土地,当然也不缺沙地、盐碱地等低产田。
把价格压到极限,中高产田产1500斤以上粮能接受,但只产几百斤的低产田只能被迫退出,或者加入嘉禾的能源林计划。
何况国内粮价也一直高于国外。
从多方面考虑,嘉禾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价格战,而且这厮根本没透露会持续多少年,一些粮油企业已经在思考对策了。
只是也有官员注意到了其中的问题,被动式休耕,也可以是撂荒,这是两码事。
所以这篇文章意味着嘉禾希望由国家来推动大规模休耕。
既解决了短期内的西北能源林用水问题,嘉禾敦煌西湖项目也会跟着受益。
那上层有这个动力吗?
农业部视察酒泉时就已经透露出了苗头,国家是支持这事的。
‘藏粮于仓,藏粮于民’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了。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这句来源于华夏古代农业经典《禹贡》的话,被许多人记在了脑海里。
“耕地轮作休耕,这是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思路。”
“既有利于涵养地力、保养生态,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