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进行上百个新品种的审定,新种子每年都不缺,全国范围都是如此。”
“这是什么意思?”苗一封也不解的问道:“单产还能上一个台阶吗?”
主抓制种的严群笑道:“这几年国内的粮食单产一直在爬台阶,只是如今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关口。”
严群详细的解释了起来。
从天玉1号打破常规,开创了耐密单粒播种以来,国内玉米产量就进入了飞升阶段。
各种大田玉米高产记录层出不穷,天玉1号开始称王,市面上仅有先玉335、郑单958等少数几个品种能支撑。
各家种子单位自然不甘心,你们能搞耐密品种,那我们也能搞。
在仿造这方面,国内种企也是一流的。
而且现在育种趋势在变,大品种很难出现,所以大多数种企和科研单位都是以一省或地区为目标进行科研。
这提高了育种的成功率,也让培育的新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更强。
按严群的说法,现在已经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
这一两年,登海、隆平、垦丰、北大荒、万向德农等企业排队审定的新品种都是此类精准的小品种。
在各省级品种审定种植试验测产田中,高产攻关田也能达到4000~4500斤/亩,已经追上了北美的高产攻关田。
虽然这些品种里面多少都带有天玉1号的基因,但这依然算是整体实力的提升。
这意味着国内玉米单产还将迎来一个小跳步。
此外,天玉8号也还有潜力可挖。
这些,只是瞿阳和严群信心的来源之一。
三大主粮的另外两个小麦和水稻也同样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小麦和水稻种子的商品化率都不如玉米,基本没有任何农户会自留玉米种,但小麦和水稻不一样。
尤其是小麦种子,商品率长期在50%~70%徘徊,部分农民,乃至合作社等种粮大户都在使用自留种。
小麦以自交品种居多,在以前的农村种地的时候,如果哪一年农户购买了产量高、品质好的麦种,能留种2-3年,如果是邻居家有了好品种,也会拿着自家的小麦去换种。
所以,一般小麦丰收的年份,小麦自留种比例会大幅提高,有时商品种子使用率甚至不到50%。
这加大了小麦种子的推广难度,也同样阻碍了天麦1号和小麦全优生的推广。
天麦1号上市了六年,小麦全优生也是推广的第三年。
靠着天禾的田间营销推广体系,天麦1号的推广面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