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福莱斯特·詹姆斯曾写道:“我认为最令人难
受的、遗憾的事实是,这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受制于一个具有特殊利益的
特别集团对政党基金的捐献。”①
当巴勒斯坦人及其阿拉伯兄弟拒绝分治时,战争已不可避免地降临巴勒
斯但。投身这场斗争的有一名巴勒斯但学生,他就是阿拉法特。当时他19
岁。
在英国将于1948 年5 月14 日午夜结束其对巴勒斯坦统治之前8 小时,
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宣布独立,第二天宣布以色列国建立。以色列人在大
卫·本·古里安领导下,对阿拉伯人拒绝分治并准备战斗暗自高兴。如果分
治计划实现,犹太人至少在开始时遵照规定,只能得到巴勒斯但的57%。正
② 《哈·斯费尔·哈·帕尔马契》第2 卷,第286 页。
①
《福莱斯特日记》(维京出版社,纽约,1951 年〕,第345—347 页。
如本·古里安自己所说,在战争中,他们可以得到他们所能得到的一切。自
此,以色列国的边界将由武力来决定,而用不着考虑巴勒斯坦人的权利或国
际社会的意愿。
分治计划刚刚通过,巴勒斯坦人不顾武器不足,加紧了反对犹太复国主
义的斗争,阿拉伯国家——除了有争论的埃及腐败的法鲁克国王之外,没有
一个是真正想参加战斗的——直至以色列国实际建立,他们才把自己的部分
兵力投入战斗。“以色列的独立战争”正式宣称是从5 月15 日开始,当时来
自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的部队对新以色列国发起了攻击。
直至6 月11 日在联合国安排下实现第一次停战,以色列人是处在真正困
难中。尽管阿拉伯部队战斗不力,以及像阿拉法特所形容的阿拉伯国家“背
信弃义”,如果埃及人向特拉维夫长驱直入,以色列人就有可能被打败。但
是,持续了30 天的第一次停战,却成了有利于以色列的决定性转折点。停战
条款规定,不能向作战部队提供弹药或武器。在这期间,阿拉伯国家没有从
西方供应者得到一粒子弹,而以色列利用休战则获得了所有类型的武器和弹
药,主要来自捷克斯洛代克。其后果是,当战火再度燃起,以色列就处于主
宰战争过程和结果的地位。第一次停战后,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