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日,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英国当时几乎全部依靠的石
油进口要通过运河。纳赛尔作出这一重大的挑战性姿态,主要是由于几天前
美国决定撤销对阿斯旺高水坝项目的财政支持而引起的。纳赛尔把阿斯旺高
坝的建设看成埃及发展的关键。他也是伤心的,因为他看到西方一项破坏阿
拉伯团结前景的阴谋。纳赛尔在察觉这一阴谋中,可以说是正确多于错误。
巴格达条约在1955 年由土耳其、伊拉克、英国、巴基斯坦和伊朗签订,美国
参加条约委员会。巴格达条约不只是一个不能使共产主义迫近中东的联盟。
它也是一条允许英、美通过其重要的同盟者影响这一地区事态的秘密途径。
这些盟友或多或少会按照大国的旨意行事。
当纳赛尔使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时,英国当时的首相安东尼·艾登就决定
要除掉这位埃及领导人。艾登及其政府的问题是要寻找一个侵略埃及的借
口。纳赛尔并没有停止石油从苏伊士运河通过,而且他明确表示不想这样做。
在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秘密商谈中制造了一个借口。阴谋的基本部分是,以
色列人10 月29 日进攻埃及。第二天,英法政府将向埃及发出最后通谍,要
求埃及和以色列武装力量停止战斗,并从紧靠苏伊士运河的地区撤走各自的
军队。英、法军队随后进驻运河地区,使埃及和以色列脱离接触,维护运河
航行自由。英国人和法国人所设想的,以及以色列人所希望的,是纳赛尔受
尽羞辱并被推翻。(30 年之后,解密的官方文件披露,英国授权其情报机构
刺杀纳赛尔。)
在埃及拒绝接受最后通谍后,英法向埃及机场和军事目标发起了攻击。
接着伞兵部队和突击队在运河区登陆。战斗一开始,拉阿法特立即自愿到埃
及部队服役。作为一名少尉,他带领埃及第一支未爆弹处理队进入塞得港。
当我问及阿拉法特的感受时,他笑了。“你知道,”他说,“在地面上处理
炸弹既简单又安全。因为在地面处理炸弹和地雷是有一定规则的。只要你循
章去做就得以幸存。可是当炸弹来自空中,幸存者就要靠运气了——因为它
没有规则。”阿拉法特似乎很欣赏他在这次战争中的职责。
11 月6 日午夜,主要由于美国的压力,战争停止了。这次是英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