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共享1.75份,普通士兵共享1.75份,后勤部门共享0.5份。
在发放奖金后,军官和士兵可以购买战利品,缴获者有优先购买权,然后按军中位置排排坐从高到低选购。
现在韦森公国有三套战场上缴获的皇帝或国王的铠甲等装备,腓特烈的城堡里有一套,梅茨格家里有两套。
按这样的战利品分配方式,腓特烈那份算充公,一线带队指挥官能拿到最多,积极性极高。
腓特烈思考了许久,在平衡士气和当地人利益考虑后说:“如果货主还在,那就还一半给他们吧。”
这么做肯定有很深的猫腻,但总比“强盗嘴很硬没说藏哪里”好。
腓特烈提醒他:“易北河东部地区是我们锅里的肉,只是还没有煮熟,在那边的工作要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进行。”
伯恩德认真地记录下来。
腓特烈军中的高级人才并不多,现在的四个师长以后都要独当一面,要让他们思考问题不局限于军事上,必须政治军事全盘考虑。
伯恩德似乎被这件事提醒,想起一件事,不太确定地说:“我前段时间听说过一件事,易北河公约组织中的几个成员谋求加入韦森公国。”
腓特烈眉头皱了起来,说道:“这么快?”
那些地方肯定要吞掉,战争是性价比最低的方法,只有加强经济上的联系和文化渗透然后和平演变才是最佳选择。
腓特烈的计划是大约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影响其年轻一代人,然而现在时间才过了两年半,路刚修好,这就有人要喊加入了?
“这背后有问题。”腓特烈沉声说道,“你还记得吗,以前有人散播流言说我要在森林海洋地区修铁路,直接促使易北河公约组织建立。”
伯恩德微微点头说:“我记得,当初在边境有人来向我求证此事。”
“事后调查,当时有一批假的使者在活动,后来很快就消失得一干二净。”
“我认为这一次可能和黑松镇有关,一些小领主打算通过向您效忠获得军队的庇护。”
腓特烈点头说:“这件事让有关部门调查一下,同时告诉他们,公国的政治体制不一样。”
他没想到,黑松镇一事居然会引发这样的连锁反应,但自己根本没有做好准备。
封君与封臣之间关于权力的争夺持续了千百年,涉及到自身利益时标准也不一样。
腓特烈自然想将韦森公国的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但莱茵联盟如果要集权,他肯定不会把权力交给鲁道夫。
得益于强人政治的传统,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