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安危,频频筹措物资银两。任烛景也曾几次领命远赴异乡扶危济困,由此九皇子乐善好施的声名远播,而任烛景也体会到了被人尊重敬仰的感觉。
第四年春季,发生了足以改变所有人命运的大事。
那年,东南沿海有寇作乱,烧杀抢掠惹得民不聊生。朝廷派人前往镇压,怎奈何贼人狡猾、屡屡逃脱。战事绵延数月,军中伤患日增,受害百姓更是多不胜数。
当地医药紧缺的消息传回京城,便有善者提议捐款捐物。九皇子得知后,不仅再度慷慨解囊,更命任烛景亲自护送京师的医者南下济难。
也就是在东海之滨,任烛景撞见几个海寇绑着一群僧侣往海船上送。将这群僧侣救下后,任烛景得知他们原本正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听闻此处有诸多百姓亟待救治,便赶来施以援手,没成想反倒被海寇瞧上了,险些强行掳去海外。
至于惹来那群海寇觊觎的“宝物”,并不是什么煌煌经卷、也不是至高法器,而是僧团的首脑——一位活生生的圣者大德。
当群僧簇拥之人缓缓揭开覆面粗巾的那一刻,白典瞪大了双眼——这位圣者大德并不是别人,正是阿梨沙!
就像看电影时大屏幕上突然冒出了熟人的脸,违和感让白典的沉浸式观影体验戛然而止。
他皱着眉头开始寻思: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任烛景的精神领域。阿梨沙为什么会出现在任烛景的精神领域里?难道他和任烛景来自同一个梦海世界?
卫长庚是在阿梨沙意外身亡之后才进入延维塔的,那么任烛景与卫长庚的矛盾,会不会和阿梨沙的死有关系?
由此展开的头绪纷繁复杂得像一张蛛网,眼看就要将白典的思绪牢牢缠住。而当他勉强压制住好奇心,重新关注眼前事时,任烛景已经将阿梨沙请回了京城。
在这特殊的梦海世界里,圣者是如同麒麟一般祥瑞的存在。阿梨沙受到了百姓们空前盛大的欢迎。而面对一众迫切想要聆听讲经说法的皇亲贵胄,他却突然提出要与九皇子见面一叙。
这场奇妙的会面被安排在了一处行宫内。仔细推算起来,阿梨沙与九皇子相差近二十岁,已经能算父子两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相谈甚欢。九皇子天赋异禀、聪敏好学,阿梨沙循循善诱、细语谆谆,两人从经文法理谈到风物人情,再谈到江湖山海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