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刻听闻裴钧说完,他紧抿的唇角却下拉了些许,是好一会儿才缓缓应道:
“……还是裴大人深谋远虑啊。”
说着他拇指的指节在扶手上轻叩一下,又叩一下,老声一咳,清了清嗓,在短短几息间迅速作出了抉择:
“朝廷一面要立法,一面也该严防底下起事儿……确然也是这么个理儿。想来……养些巡按、监察,朝廷一年到底不过多出三四千两银子的开支,至多再匀些漕粮到地方罢了,与那盐业失管的数百万两损耗比起来,实为九牛一毛。若如裴大人所言,能以数千两之出,省百万两之耗,那老臣想,这于朝廷,于家国,也是笔划算的买卖罢。”
如此,便是以太师之位给裴钧的谏言添了两抹妙笔,引内阁座中几位老臣换过眼色,底下官员也各自相议点头。
在蔡延尚算平静的目色中,裴钧回敬般远远朝他一笑,似是道谢。这引蔡延面色愈发沉邃了些,虽不露喜怒,却亦不移开眼去。
裴钧放低笏板,袖手立回原位,这时再瞥眼望向亲王座中的姜越,见姜越手中的茶盏已放在右手条桌上了,此时看向他的神容也见肃穆,是乌眉深锁、俊目含疑,片刻之后,摇头移开了目光。
朝会继续着,张岭接着说起新政条款。蔡延一旁的蔡飏急急低问老父道:“父亲,咱家中早早议下的缉盐司,怎会叫这裴钧先说了?竟连字眼儿都一样!”
蔡延淡淡轻吟一声,示意听见了,又听了会儿张岭的话,才再度垂了眼道:“官中事务,跑慢一步就是慢了,怨不得人家比咱们快。”
他自然不知裴钧是再世为人,此时想了想,便只得一种确然的猜想:“大约是家里有裴氏的眼睛罢,他这是警告咱们别动他姐姐呢。”说着,轻轻问了句:“之前从唐家出去的那学生,不是去他府上了么?”
蔡飏一凛:“……父亲是说,那学生竟是知道此事的,这才告给了他?”
蔡延不置可否,依然半阖着双目,只徐徐道:“一条狗养了三年,在家亦能常闻见主人身上的酒肉味儿,可它嗅到什么,做主人的又哪能知道?就算那学生知道的不是此事,难保他就不知道别的,而若此事真是被那学生告给了姓裴的,那又有何事,是他不能告的?”
此时堂上政事议得差不多了,姜湛便因缉盐司一案,召内阁九人散朝后即刻随驾入内朝票拟。官员齐呼万岁的伏地跪安中,司礼监高呼一声“退朝散事”,殿中便响起一阵官员起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