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与陈胜吴广反秦起义,而后攻略赵地,复赵国,立赵王。在西楚霸王项羽入关分封诸侯之时,又被封为常山王,而后又投降大汉天子刘邦,在其一统天下之后被封为赵王。”
“诸位可知,就连名满天下的张良和萧何,也不过是封侯而已,即便是名将韩信,封王之后也被贬为淮阴侯。而张耳战功并不显赫,却能被大汉高祖封为异姓诸侯王,地位尊崇无比。高祖皇帝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许配给他儿子为妻。这其中原因,实乃千古一大谜团。”
“纵观此人一生行迹,不断漂泊江湖,似乎一直在不停寻找明主投靠。而高祖皇帝刘邦对他青眼有加,史学家俱认为时因为刘邦在草莽之时便与张耳相交,但只凭这点交情,绝不足以解释为何张耳会被封王。”
“直到欧阳学士找到了张耳的这份手稿,我等才有了答案,张耳此人,真正的身份是一位方术士,不仅如此,他还是秘密颠覆大秦的方术士集团首脑。”
至此,众人皆惊。
包公对众人的反应毫不意外,当他第一次读到这份竹简手稿之时,震惊程度更甚。
这份手稿已经残缺不全,但大致内容仍可辨认,在其中,张耳讲述了很多先秦楚汉时期的隐秘,其中就有方术士如何与信陵君达成协议,如何以他的庞大的钱财人脉作为支持,颠覆大秦,不断寻找明主的经过。
方术士们并没有欺骗信陵君,他们以自己的方法,一步步推动了秦国的灭亡,而且一直在为天下寻找合适的主人。
在信陵君死后,他们费数十年,付出了极大代价,终于完成了对信陵君的承诺。
……
包拯抿了一口茶水,等待着目瞪口呆的众人消化理解这些信息。
半晌,还是辛子秋率先发问道:
“包大人,就算张耳是方术士,信陵君借他之手推翻了大秦国,可这和金牍与宝藏又有什么关系呢?”
包拯点点头,这问题算问到了点子上。
他轻轻放下茶杯,接着说道:
“在手稿里面,张耳提到了在当时方术士群体之中,按所学不同,分为两派。一派在明,称为知世派,擅长政治,兵法以及合纵连横之道。另一派则在暗,称为隐修派,数量稀少,擅长法术,机关术以及神秘莫测的占卜之术,是真正的陆地神仙。两派各自责任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颠覆大秦。”
“这份手稿只有上卷,而且残缺不全。张耳在手稿中自称为方术士知世派的的头领,并详细记述了他本人如何步步为营,为天下苍生寻找明主的事迹。他首先投靠了声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