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仙虽然不是李宗仁的嫡系,但也算得上是干将。
现如今的三十一军,在五十九军尚未抵达布防之前,便已经支撑了半月有余
如果山东不出问题。
以李宗仁的才情,稳住津蒲南段的战争局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甚至能够为武汉保卫战,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李宗仁麾下的基本上都是杂牌军部队。
川军自不用说,装备很差,但此前表现的还算不错,有了阎老西装备的支持。
还可以期待期待。
韩德勤所部是江苏保安队改编..战斗力只能算三流。
庞炳勋、张自忠所部属西北军。
李品仙、廖磊部是桂系,于学忠东北军,孙桐萱是鲁军
事实上这些部队,早已经被中央列为杂牌军部队..
李宗仁自然清楚。
若是之前。
常凯申的做法必然是蓄意淘汰不加以掩饰。
枪弹供应时常中断,本就兵员不足,训练和士气也相对一般。
这群地方军将领们一方面出于民族生存、国家兴亡的角度考虑。
愿意和日军一拼,愿意证明己身报国之志。
川军便是如此。
但在座的杂牌军将领们同样担心部队损失后,得不到中央兵械兵员的补充。
万一再整个作战不力,撤职查办,取消番号,直接化为光杆司令,届时谋生都困难。
这样的军心,怎么适合打打仗,打死仗呢?
山西战场上,地方军出了死力。
尤其是孙连仲、曾万钟、赵寿山,以及川军们。
更是让常凯申感受到了最直观的抗战态度。
而现在,常凯申大概率会为了消除所有人的顾虑,作出一些改变。
事实上。
常凯申本想着当场处理完韩复榘之后。
嘉奖一番楚云飞、王名章等人。
让他们看到其本人的改变。
但因为韩复榘的原因,这场会议不得不中断.
对不起了诸位..小作者不是要卡更新,是实在手残,见谅~!
本章节参考资料。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p57-101页。
抗日御侮第五卷,蒋纬国总编
以及陈诚回忆录、李宗仁回忆录,、
韩复榘的资料出自我所知道的韩复榘这本书..这个有争议,就用大众熟知的桥段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