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调整部署的机会。
至于继续加紧进攻。
那更是不太可能。
不管是第六集团军这一万多号人,还是楚云飞所部这几千号的兵力。
都不是他们能够轻易突破的。
更不用说混成三、四两个旅团猛攻了七天都没能够突破的茹越口防线!
从国内紧急派遣的新兵们甚至尚未完成新兵训练,即便如此,也还需要至少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增援进各部队。
至于那些预备、二次入伍的老兵们,则至少还需要二十天的时间,才能够勉强形成战斗力,并且补充进前线作战部队之中。
转眼间又是一天的时间过去。
甘肃、兰州,军用机场。
一架架的重型轰炸机整齐排列。
太阳刚刚升起没有多久。
一众苏联志愿航空兵的战士们就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他们受到了国民政府最高规格的礼遇、不管是待遇、还是薪水(薪水是作为援助合同之中支付给苏联政府,并非是给予支援航空兵本人)基本上都是拉满。
相较于飞虎队那一部分的混子飞行员,战绩完全无法推敲,甚至谎报到了离谱的程度。
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的战绩虽然偶有夸张,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可基本上都是实打实。
在库里申科的指挥之下。
这群战士们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进入了重型轰炸机的内部。
每一架轰炸机上面都运载着100kg*15枚的航空炸弹。
这些重型轰炸机宛若步履蹒跚的巨人一般,起飞升空。
其所携带的航空炸弹,每一枚均足以完全摧毁105毫米榴弹炮都没有办法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战场之上。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的响起。
日本士兵们茫然的抬头看向了天空之上。
三十七师团师团长藤原秀辉也是满头的问号。
按照他收到的消息,航空兵部队优先支援的是娘子关地区、以及茹越口地区。
并非他们这边。
至于原因,本质上还是因为这边的野战防空火力过于密集,有较大的损失风险,而如果高空投弹,作战效率太低。
若是长达数个月,乃至半年、一年的拉锯战没问题。
可现在双方都在抢时间,都寄希望与解放一支生力军快速抵达战场,成为压倒战争天秤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些轰炸机绝不可能是他这边的。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藤原秀辉便迅速的完成了逻辑闭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