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来作为后勤人员使用,是无法真正的上战场与敌人、妖魔鬼怪厮杀的。
张献忠这支刚刚组建的义军,武者战兵与普通将士的比例,就更差了:武者战兵只是占据了义军的一成人员左右,其余的将士,全是由义军的家属与后勤将士组成。
这支义军的战斗力量,全靠这些武者战兵在支撑着。
那些普通的后勤将士,战斗的时候是派不上用场的,连成为战场上的炮灰资格都没有。
这就是这个庞大的世界,与李定国前世历史上的大明帝国相比,最大的区别所在。
大家快步前行了约一刻钟时间,就到了位于东城区的集市所在。
两边的街道十分宽阔,中间有点类似于前世的广场,方圆约有三四十丈。
有十字大道,从大广场中间交错而过,路面是由青石板铺就。
十字路口的每一条大路两边,是由民众摆摊设点而形成的集市。然而,李定国他们现在看到的,并没有多少人在摆摊设点。
在集市的东南方大片空地上,如今设置了一个大型的粥棚,有一些义军的后勤将士,在负责施粥救灾。
这一方面,有着雄心壮志的张献忠,比起官府做得要好得多。
起码那些前来领取救济的流民百姓、乞丐等苦命人,在几十名义军后勤将士的疏导指挥下,显得井然有序,乖乖的排队。
李定国前些天已经听说过,这种救济施粥情况,自从八大王张献忠攻陷了县城的第二天,就已经开始了。
而且每天从早上到傍晚,一刻不停。
因为攻占了一座县城,将其中的富户、官绅劫掠查抄一空的张献忠,如今并不缺少钱粮物资。
反正这么多的物资粮食,在义军撤离跑路的时候,大部分都带不走,还不如用来救济民众,收拢民心。
实际上,在李定国的前世大明帝国末年历史上,张献忠也是最喜欢开仓放粮、救济广大劳苦大众的义军首领,没有之一。
直到后世,在不少张献忠大军到过的地方,都还留下有当时的民众,自发为他修建的宗庙,依旧有着香火。
可是,后金鞑子在趁虚而入,窃取了华夏大地后,控制了天下的文人,对八大王张献忠,不遗余力的抹黑污蔑,将他们进行惨绝人寰的一次次大屠杀,强加在张献忠身上。
张献忠唯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太喜欢在获取无数次战争的胜利后,将敌人斩尽杀绝,再放火焚烧掉敌人的住所,以至于使得无数的古建筑,毁于一场场的大火之中。
但这是历朝历代的义军通病,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