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不少的贷款。
何况一直以来,他都和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富国银行、曼哈顿大通银行,甚至大摩小摩的关系都很良好。
贷款很容易。
而且并购贷款本身就是美国银行的重要业务。
这次的贷款,涉及到的资金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
米洛的自有资金不到三十亿,不到最后阶段他不会轻易动用。
所以最后还是要寻求并购贷款支持,银行们也一定会很乐意。
因为就算菲利普斯石油再怎么亏损,它也是行业巨无霸之一。
它市值三百五十亿美元,但总资产就超过三百亿美元。
米洛有还款能力。
再说了,在美国市场,每一场收购行为,收购方的自有资金往往只占总收购金额的10%。
其余90%都是通过融资解决,融资渠道有两种,一是银行贷款,二是发行并购债券。
米洛这次也准备这么干,收购成功他慢慢偿还债务。
假如收购失败,他会把股权转让给银行,目的是把风险转嫁出去。
只不过计划永远不如变化。
米洛打算再等一个月,才开始对菲利普斯石油进行全面邀约收购。
可是1997年5月10号这天。
美国能源界发生的一件大事,却让他不得不提前开始入场。
因为这一天,美国另一家能源巨头。
康纳石油公司突然对外宣布,发起对菲利普斯石油的全面要约收购。
他们提出用16.8美元一股的现金,或者用康纳公司的0.7股置换一股菲利普斯石油的股票。
康纳石油公司是全美排名第七的能源公司。
在股市上,市值超过四百五十亿美元。
一股康纳公司的股票,价值二十五美元左右。
康纳石油的0.7股相当于17.5美元。
比正常情况下股价15-16美元左右浮动的菲利普斯石油值钱多了。
而且康纳石油盈利状况很好,连续五年利润都在十亿美元以上,有着大量现金储备。
于是收购消息一出,两家公司的股票全部应声而涨。
一天时间,康纳石油股价上涨8%。
菲利普斯更离谱,一天时间股价上涨12%。
当然,康纳石油也随之调整收购价格。
现金收购溢价5%,股票置换比例维持不变。
事发突然,年轻的帕拉丁投资被弄得有些灰头土脸。
前几天把握十足,对米洛说下个月就可以发动全面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