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显然都十分惊讶于老板的大胆想法。
同时对菲利普斯和康纳石油出手?
就算老板已经持有菲利普斯32.5%的股份。
想做到控股的50.1%,算上溢价和双方竞争。
尼尔森快速给出几个数字:“三百亿美元,到三百五十亿美元左右。”
他说:“如果康纳石油决心和我们一斗到底的话,那需要的资金可能需要四百亿美元以上。”
这是同时对两家公司出手需要的资金。
四百亿美元都保守了。
“那就这样吧。”
米洛站起来,下定决心,“对外公布,我们也对菲利普斯石油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同时对康纳石油采取同样措施。”
“至于资金,一半向银行寻求并购贷款。剩下的一半,以我在雅虎和帕拉丁传媒的股份做抵押,进行抵押贷款!”
尼尔森和在场众人多少有些倒吸一口冷气的感觉。
因为老板的决定,意味着他要破釜沉舟入场了。
这是老板想拿他的大半副身家来发起的一场惊天收购案。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
一场意外、惨烈、迅如雷霆、吸引全美国目光,牵动道指十多间企业的股票市场狙击战突然间打响。
即使博弈的双方,米洛与康纳石油的董事会也没有料到,他们的这场商业行为引发的地震有多少恐怖。
这场战役的开端,其实是从5月10号开始。
那天康纳石油针对菲利普斯发布要约,以高出停牌价5%的要约价进行部分收购。
此次要约达成的条件是收过50%的控股线,要约期持续一个月。
康纳石油原有的菲利普斯持股比例是34.5%,要约比例是15.5%,需动用资金55亿美元或者相应股票。
一般来说,收购人发布要约后,被收购企业的股价会持续上涨,尤其是敌意收购,投机者会疯狂炒作,哄抬股价试图套利。
但是在头一天上涨12%以后,后面几天菲利普斯的大股东们都不曾采取防御措施。
甚至没有在媒体上发表任何关于菲利普斯的言论,这导致市场给予菲利普斯悲观的走势。
要约的头一周,菲利普斯股价一直在上下波动,振幅不明显。
全美国媒体的财经砖家纷纷预测,菲利普斯已是康纳石油的囊中之物。
等到要约期结束,收足50%的控股权应该不是难事。
初期这桩收购并没有触发市场动荡,仅仅引来人们的好奇八卦。
“合并以后的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