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也在保持密切关注。
【米洛收购两家石油公司,有望成为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今年内爆发的最大规模并购案!】霓虹《朝日新闻》发表社论说:
【但是这场收购爆发的过于突然,事前毫无任何预兆。它起因于康纳石油针对菲利普斯能源发动突袭。布莱克本先生反过来收购康纳石油,有可能是围魏救赵,不过他竟然同时还充当菲利普斯能源的白武士,这给收购结果添加了太多不确定因素,也很难分析这桩收购背后隐藏的真实用意!】
英国《泰晤士报》也把这场收购案当作了焦点新闻。
米洛与康纳石油公司招牌的照片,被放在当天的头条上,标题是:
【牵动八百亿英镑的特大型收购案!】
这家报纸全面介绍了收购双方的资料,
【单以市值统计,收购案双方控制和能影响的资产,资产逼近八百亿英镑。虽然米洛名下的上市公司,占据控股的只有tbs和mca,但这两家资产加起来就已经将近两百亿英镑。双方旗下公司也与华尔街各大资本机构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次要约一旦进入交易状态,完全可以想象到,美国能源市场将会陷入动荡不安,收购的成功与失败,影响着他们的暴涨或暴跌!】
《华尔街日报》出场比较晚,为了确保社论的专业与权威性,他们没有着急发声。
【这是一场典型的金融反噬防御!】
5月19号,他们刊发了这样一个标题:
【米洛通过收购袭击者的方式来回应其对菲利普斯能源的收购企图!在金融史上发生过类似的案例,马丁公司面对本迪克斯的收购时就采用了这项强硬方案,我们称它为‘世界末日方案’!但又多少有些不同,因为菲利普斯并不是末日执行者,米洛·布莱克本充当了他们的执行白武士!】
纷纷扰扰,大打出手,美国今年的五月媒体上注定会一直都是这件新闻。
要怪就怪米洛在普通人里的名气太大了。
本来最多只会因为收购案的金额巨大而瞧两眼的普通人。
现在却会因为里面有米洛·布莱克本这个名字,忍不住看电视或者看报纸的时候多关注一会儿。
但毫无疑问,这场收购战中,最活跃的群体大抵只会是两群人。
一个是股票散户,要是眼光好,他们显然能在这次收购案中获利不少。
当然,也可能会亏上不少。
另一群活跃,而且一定对这次收购案感到很开心的群体。
绝对是全美国的媒体从业者们。
本来普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