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新大陆上的地头蛇进行培养。
而洛克菲勒和摩根,其实一开始就都是洛希尔家族扶植起来的。
特别是摩根,早期根本就是洛希尔家族在美国的白手套。
不过嘛,过河拆桥这种事美国人干得比谁都熟。
比大阴帝国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最后自然是摩根成功摆脱洛希尔控制,独立于北美大陆之外,开始在金融上挑战旧大陆的豪强们。
相比之下洛克菲勒要好许多,他们只是接受了洛希尔家族的资助。
而不是像摩根那样,最开始其实就是洛希尔的北美分部。
刚开始就是个代言人、高级经理,最后却反过来蚕食掉洛希尔,有那么一点背主家奴的味道。
所以对于洛希尔家族,摩根和洛克菲勒从来没有对其放松过警惕。
这一次,察觉到了洛希尔家族在加拿大的实力又达到了一个峰值。
且加拿大本身的经济蛋糕也足够大。
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似乎决定对加拿大进行一次收割。
吸取加拿大的养分来反哺自己,同时继续压制过去的主人。
大方向是决定了,但是该如何实施,这里面又有文章。
美国财团遍地,而十大财团中,原本最嚣张的两个是摩根财团和芝加哥财团。
在1935年至1970年之间,摩根财团两大支柱之一的摩根士丹利打出了一统天下的威势。
当时唯一的广告词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资,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只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巅峰,盛极而衰是不变的规律。
摩根财团太过嚣张,尽管实力极其强悍。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年抗最多罗斯福伤害的就是站最前面的摩根。后来罗斯福脑溢血而亡。
摩根也没轻松,因为没了罗斯福,摩根依旧被大部分财团联合围攻。
饶是有旗银行财团帮衬,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现在的摩根财团,其作风其实是有所转变的。
他们以前的侵略性更强
而芝加哥财团在七八十年代依旧嚣张至极,成了出头鸟。
其金融领域不断地扩张,与摩根财团争锋,在石油领域,更是依托着越发膨胀的金融触手,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占有大量股份。
扩张的步伐越迈越大,让芝加哥财团的实力快速暴涨的同时,也让芝加哥财团的漏洞越来越多。
这也引来了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的入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