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允、章惇尽皆抬眼,眼神之中带着戒备。
今日若是这般散了,自然是最好的事情,宰执们虽然没有同意张璪所提三件事,但并没有质疑《孟子集注》,也就是说,大家都认可了!
从今日后,孟子集注便是皇帝以及宰执们共同认可的圣人注疏,别人想要攻击孟子集注为歪理邪说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赵顼微微皱眉,看向王珪,道:“王卿,若是无关的事情,稍后我们单独说。”
话中罕有警告之意,今日经筵的结果,他算是颇为满意的,宰执们可以不说话,但若是非要跳出来指责,那就有点打脸的意思了。
王珪笑道:“官家,臣想说的真是跟这孟子集注有关系。”
赵顼微微吸了口气,点头道:“请说。”
王珪眼光瞟过张璪,随后朗声道:“臣觉得,张侍郎所提三事,最为恰当不过,臣赞同。”
此言一出,众人比张璪说话时候更为惊诧,连着张璪都瞠目结舌看向王珪。
张璪:你在演我?
王珪看也不看张璪,朗声道:“抬孟子进文庙一事,介甫公任宰相时候便屡屡提起,只是当时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搁置了。
但现在有苏居正小友重新给《孟子》注疏,而且所注极为出色,事实上证明,无论是孟子还是《孟子》一书,全都是被低估了。
臣建议,孟子当享文庙香火,《孟子》一书当入经部,至于要不要入题库,这个可以缓缓再讨论。”
苏允与章惇眼神在空中交接,尽皆看到彼此的疑惑:王珪,这是要做什么?
王珪赞同两件事情,搁置一个事情,赞同的两件事情,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入不入题库,其实对苏允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推动孟子入文庙、孟子入经部,这两件事情一旦落实,苏允便成当世儒家贤人,经义大家矣!
以后等苏允去世,他亦是要被供奉文庙的,位列文庙东西庑奉祀问题不大。
而苏允的父亲苏林,亦是要被抬入文庙崇圣殿供奉的。
虽然不知道王珪是什么意思,但章惇却是敏锐抓住了机会,起身道:“陛下,臣同意王相所提议,请陛下封孟圣,将《孟子》一书列入经部!”
章惇这一表态,宰执之中便有三人同意此事了,现在就剩下蔡确、孙固没有表态了。
章惇之前之所以没有表态,是因为他并不确定蔡确、孙固会不会支持。
在他看来,王珪肯定是不会支持的,只有他跟张璪二人,此事亦是难成。
现在王珪忽然赞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