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后,他的学说一度受到排斥和攻击,但由于学者的不懈努力,心学仍然辉煌一时。
在《明儒学案》中列举的七个学案中,包括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闽粤、泰州等地的学者都深受其影响。
甚至朝中大臣如徐阶、张居正、赵贞吉等都是他的信徒。
阳明心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传播到了国外。
明末,阳明心学被传至日本,伊藤博文和东乡平八郎等人都成为了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
进入清朝后,林则徐、魏源、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胡适之等人都从中汲取了人性解放、自尊无畏的思想,建立了不朽的事业。
阳明心学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信徒众多,主要是因为其理论的简易直接和明白四达。
王阳明的心学浅显易懂,容易理解,普通老百姓一听就能明白,这可是传播的大杀器!
苏允是个实用主义的人,既不信奉理学,亦不遵行心学,他信奉的是毛学,嗯,教员的思想才是从古至今、从东到西的集大成者,最伟大者!
所以,若是理学适合,他就用理学,若是心学合适……嗯,现在最适合的便是心学。
理学已经有周敦颐、张载、以及二程在前,他就算是搞出来什么理学集大成,大约也起不到特别大的震动。
而且,苏允有些怀疑,此次传播谣言的,可能有理学门人的身影在后面。
苏允写出《孟子集注》,并非以朱熹的理学理论为根基,而是以唯物辩证主义为理论根基。
而理学的根基便在于道德神学,这是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而苏允的唯物辩证主义很明显撅了他们的根基。
虽然苏允在孟子集注里面刻意隐去了这一方面的阐述,但在经义大家眼里,却是秃子头上上的虱子一般显眼。
所以,最为忌惮《孟子集注》的可能不是王珪、何正臣,而是二程以及他的弟子们。
苏允摇了摇头,学术之争的残酷,可能还甚于党派之争。
他倒是不想与二程起冲突,已经是引而不讲,就是不想起冲突之意,但现在对方明显冲着他来了。
既然如此,那就战吧!
如今理学的发展还不到最为巅峰的时候,不知道遇到巅峰心学,你们扛不扛得住。
而且,我也不欺负你们哦,我就往里面加点唯物辩证主义思想,补足阳明心学的些微短板,嘿嘿。
有人说,心学是唯心主义,跟你的唯物辩证主义就是相悖的,你怎么往里加,那不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