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斋。
堂上教授正讲礼记。
教授名吕大临,出身蓝田吕氏,他有个很是出名的哥哥,叫吕大防,而他自己在后世的名声也不小,名列“程门四先生”之一。
吕大临和他的三个兄长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均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之家,兄弟四人皆登及第。
唯独吕大临气质刚强,尊张载教诲,“不留连科举”,更无心仕途,一生追求学术研究。
当时,关中地区涌现出以张载为首的博学鸿儒,被后人公认为“关学派”。
吕氏兄弟也被公认为关学大家。
吕大临与他俩个兄长吕大忠、吕大钧投入张载门下求学,潜心研究《六经》,尤深于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的精研与实践。
所以,为了宣扬张载的关学,吕大临受了朝廷的太学博士,专门讲三礼。
这会儿吕大临在台上讲,太学生们在下面听,一个个神情恭谨。
吕大临气质刚强,上课时候对纪律要求亦高,因此学生大多不敢多言语。
到了将将下课时候,吕大临放下书,脸上有了些许笑容,道:“春闱将至,咱们斋的学生大多都是要参考的。
这段时间本经不是礼记的,可以先放下,想听我的课的,以后随时可来。”
此时有个太学生站了起来,与吕大临拱手道:“先生,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您。”
吕大临看了一下,却是名为邵伯温的学生,其父乃是理学大家邵雍,他自己亦是好学之人,平日里吕大临对他印象是颇好的。
吕大临笑道:“子文啊,什么问题,你说吧。”
邵伯温道:“先生知道最近有一些惊世骇俗之说在文人乃至于市井之间流传么?”
吕大临哦了一声,道:“倒是未曾,是什么惊世骇俗之说?你且说来听听。”
他注意到其余学生一个个脸上有了踊跃之意,心下顿时知道,想来这什么言论大约也是比较惊人,不然不可能这么多学生关注着。
邵伯温道:“这些言论多是以章句出现,并不前后贯通,据说是那《孟子集注》的作者苏允修《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只言片语,因为过于惊人,被人传了出来。
比如说什么【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
又有什么【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
甚至还说出什么【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