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锻炼个几年,一个宰相胚子便成型了,不该留在边地浪费时日!”
此话一出,崇政殿顿时哗然。
王珪与张璪尽皆失神看向李定,随后面面相觑,心里头的想法尽皆是:这李定就是个小人啊,王珪(张璪)虽然卑鄙,但也不至于如此不要脸,他李定为了不去地方,竟然跪舔到这等地步……真是令人齿冷啊!
章惇与蔡确亦是面面相觑,他们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这三人前倨后恭,闹出这场闹剧,着实令人看了都有些哭笑不得。
这是连脸都不要了啊!
诶,不过也是,一个三旨相公(王珪),一个为了进步不择手段(李定炮制各种冤狱,乌台诗案只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件),一个临阵倒戈(张璪经筵之上倒戈),倒是挺符合他们的一贯做事风格的。
这三人之前为了往上爬有多努力,现在为了保住官位,便也是有多么的卖命,这很合理。章惇倒是有些心动,若是苏允能够回来进入中枢担任中书舍人,这何止是三级跳,这是直接走过别人十几年的路了!
蔡京升官够快的了吧?
他从熙宁三年中进士,到元丰四年担任中书舍人,了足足十年的时间,这已经是很快的了。
而苏允从入仕的至今,也就刚满两年,便要跃上中书舍人职位,这也实在是太惊人!
若是能够进中书担任中书舍人,那经略使又有什么好当的,赶紧回来才是正事!
赵顼也被这三人的作态惊呆了,恍惚了一阵,这才算是回过神来,一方面心中有些满意王珪等人对自己低头,一方面心中有些哀叹,心道自己任用的宰执都是什么货色,竟是不要脸至此……
不过赵顼很快便想开了,他要变法,便要用听话的人,能做事的人,那么用一些品格一般的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赵顼心里这般安慰自己。
不过,该怎么给苏允酬功,赵顼自己反而是有些犹豫了。
他心里十分清楚,年轻人升得太快不是什么好事,不过片刻之后,他便坚定了信心——不提拔苏允这样能作为的人,难道要靠西军一群酒囊饭袋去跟党项人作战么?
靠他们,难道还要将绥德军都送给西夏人不成?
哼,既然你们不行,那就交给行的人去干!
不就是一个鄜延路经略使,又不是大宋丞相,干不好就回来京城好好学,若是干得好,朕以后许他个宰执又如何?
赵顼心中建功立业的想法终究是占了上风,原本他已经是有些心灰意冷了,但苏允突然的冒头,顿时又让他死灰一般的内心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