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熙宁变法给朝廷增加的岁入。
支持者们对此底气十足:“……光是这一项,便足抵熙宁重臣!
你想想啊,熙宁变法牵涉数千万百姓,影响的行业之多,牵扯的范围之广,引起官场剧烈动荡,最后吭哧吭哧的也不过增加千万贯岁入。
但小苏学士只是稍微一出手,便给朝廷增加将近千万贯的收入。
我听说近来蔡村以及惠民河一侧,全都在改造地洞子了,届时大家说不定也能在大冬天吃上几口青菜!”
这是在某个茶肆里发生的一场对话,说话者洋洋得意,旁听者亦是听得津津有味。
“呵呵,这你就想多了,冬天的蔬菜瓜果那么昂贵,也是你我能够吃得上的?”
有人嗤笑道。
这人却是不服气道:“物以稀为贵!少了自然贵,但多了就不稀罕了,若是能够降到百文钱一斤菜,那我还是敢偶尔吃上一顿的。”
旁人笑道:“为什么地洞子要建在惠民河旁边?是因为这青菜瓜果收成了,直接往船上一送,船只沿着运河而下,运河两岸的大城市里的富人谁不想吃上几口稀罕的玩意?
呵呵,还轮到你吃,就算是再多几倍的地洞子,也不够大运河两岸的富人吃的。
除非有一日,这地洞子扩散到所有的城市里去,咱们汴京能够自给自足了,一个冬天有万万斤的蔬菜瓜果出来,那咱们这些老百姓,才有可能蹭上那么一口半口!”
此话一出,顿时旁边喝茶的客人皆是哄笑。
不过那人并不气馁,而是直接说起苏允在西北的功劳。
“……小苏学士在开封府所做的事情,就算是给一个宰执也不过分,毕竟若是给一个宰执出去,便可以让朝廷增加每年增加千万贯的收入,我想官家可能直接许出去数十上百个去了,你们知道咱们大宋朝每年的岁入是多少么?”
这里毕竟是汴京城,有见识的人可不少,有一个茶客笑道:“熙宁之前至高不过四五千万贯,熙宁变法后,增至六千万贯。”
“哈,先生是有见识的人,所以,你们明白这地洞子能够给朝廷带来的一千万贯收入是什么概念了吧?那可是相当于大宋朝岁入的六分之一啊!
就这个,你们说,小苏学士的功劳有多大,够不够让他直接升为宰执?”
在场的茶客顿时惊叹成为一片。
但是杠精这种生物是不分地域,不分时间的,这个时候也有杠精,闻言不服气道:“给朝廷挣钱就是功劳大么,那那些仓场库务的主事们不也帮着朝廷挣了很多钱,他们能当大官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