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比如说那个徐禧……
不过也有人站在官家那一边的,说固然徐禧导致了失败,但这些年官家用人也不是那么不堪吧?
先不说现在堪比古之名将的小苏学士,就说筹谋拿下河湟地区的王韶、不久前才刚刚离世的种谔、还有朝堂上的诸公,不都是官家这些年提拔起来的么,不也挺好?
随后有反对者嗤笑道:“你所说的是三旨相公王珪还是墙头草张璪,亦或是那酷吏李定?”
这话顿时将支持官家的人给怼得说不出话来。
各种言论到处飞,汴京城十分的热闹。
然而此时的西北的热闹一点也不比汴京城差。
鄜延路尤其热闹。
仗打赢了,但善后工作可不轻松。
当下的工作极为繁忙,抚恤、救治等工作在紧急的处理之中。
而被破坏的堡垒亦是要重新建造起来,不仅如此,还要将堡垒往前线去建。
此次打下啰兀城,意味着啰兀城以南地区也尽皆落入宋朝的手中,有部分横山的区域,适合种植的土地也落入大宋的手中。
这一时半会也打不起来,于是苏允赶紧组织民众开垦土地,赶在大雪到来之前种下冬麦,等得来年,鄜延路便又可以多收一些粮食。
数万西夏俘虏自然不能干吃粮食,自然是要干活的,苏允安排他们去建造堡垒,这样百姓们也就可以腾开手来种地了。
这些工作让苏允每日都忙碌得不行,这军政一把抓可不是开玩笑的,什么事情都要汇报到苏允这边来。
不过苏允对这些事情也算是有经验,直接将事情给一一分出去,新占的土地归属在绥德军治下,这些事情便归于绥德军官府处理便是,将这些事情一分,苏允自然便可以腾出手来了。
苏允最为关注的还是练兵。
虽说这一次打赢了,但是怎么打赢的苏允心知肚明。
别人可以夸赞苏允乃是军事天才,是比肩古之名将的奇葩,但苏允自己却得心里有数才行。
这次胜仗胜得很险,是苏允殚精竭虑,且不惜冒着性命的危险才打下来的。
先是奇袭大营、后破三城、后硬杠十余万大军数仗,无不都是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是力量不如的情况之下的行险,若是苏允有一支强军,何至于此?
所以,仗暂时打完了,但却是须得立即将兵给练起来。
苏允自忖,若是有八千经过他训练出来的骑兵,那么以后西夏铁鹞子随意在堡垒之间驰骋的日子便要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鄜延路可没有八千骑兵,上次东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