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侍。后随种谔出塞,遇敌将,独自取其首级,奔马而回,名声大振。
若是按照一般的发展,以后他会一步一步的进步,但想要有种谔那般成就,却是未必能够达到。
但若是有一个宰执在背后支撑着他,不断地拔擢他,那未必就不能成为下一个种谔,甚至比种谔还要厉害!
宋朝这个以文御武的体制之下,武将通常没有办法脱离文臣的驾驭,若是没有宰执重臣支持,他们通常很难到达一定的位置。
而宰执想要巩固自己的权力,一方面需要在地方上有支持自己的封疆大吏,一样需要在军中有支持自己的将领。
因此宰执之臣通常会重用几个武将,比如范仲淹重用的是狄青跟种世衡,韩绛重用的是种谔等等。
折可适立马起身,朝苏允躬身而拜道:“末将愿为相公效死!”
苏允闻言亦是大喜,能得折可适,胜过十万兵矣!
苏允笑道:“好好,那我以后便叫你遵正了。”
折可适喜道:“本当如此!”
苏允点头道:“米脂一战你居功甚伟,我已经给你请功,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可以升为鄜延路兵马钤辖,接下来你就不用回保安军了,你要留在延州替我练兵。”
折可适心中狂喜,果然,跟对人了就是好,一下子就将自己提拔为鄜延路兵马钤辖,这个可是跨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了!
是,这一次他的确是立下了大功,但若是主将不愿意给他请功,那也不过是一场空。
遇到个稍微公正的,他作为副手跟着苏允一起作战,最多提个一两级,哪有一步成为一路兵马钤辖的道理!
想及至此,折可适直接单腿跪下道:“折可适愿为相公效死!”
前后两句话相似,但前一句是末将,后一句是本名,其中含义却是天差地别。
前一句乃是公对公,但后一句却是夹杂了私人感情了。
苏允搀扶起来折可适,笑道:“我得遵正相助,胜得十万兵矣,遵正,今日你我相知,我便与你说一说我的心愿。”
折可适专注地看着苏允,苏允道:“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会收回河套、河西走廊、以及幽云十六州,我希望一直都是你替我领兵!”
折可适闻言心中大震。若是别人这般说道,他或许会嗤之以鼻,宋朝与西夏辽国相持一百二十年,谁都奈何不了谁,高喊这些口号的人是不少,但谁有真能够做到?
但这话从苏允口中说来,折可适却是信了大半。
这位不仅在朝堂上风生水起,区区十八岁,便已经要跻身宰执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